1月份气象条件对全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建议
2008年1月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和黄淮大部冬小麦都处于越冬期。上旬气温偏高2~4℃,有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进入中旬以后出现大范围的降雪和较强降温天气;下旬西北地区、华北和黄淮西部等地气温偏低4~16℃,新疆西部和北部、宁夏中南部、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出现大范围降雪,积雪深度达10~20厘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和春耕生产十分有利,同时抑制了虫卵、病菌的越冬。但持续低温、降雪量大,设施农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棚内温度下降,作物生长缓慢;部分温室大棚被大雪压塌,蔬菜及花卉受冻。北方其它冬麦区大部墒情较为适宜,部分地区有1~10厘米积雪覆盖,冬小麦越冬状况良好。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其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同期所罕见。湖北、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浙江和江西北部、湖南中东部等地出现暴雪,积雪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其中安徽和江苏南部达20~50厘米。贵州和湖南大部极端最低气温为-5~-3℃,贵州中南部高寒山区达-8~-6℃。同时大部地区出现冻雨、冰冻天气,其中贵州和湖南中部冰冻达10~16天,湖南北部和南部、江西中北部及广西北部、安徽南部等省的部分地区为2~10天。持续低温、雨雪、冻雨天气,造成各地蔬菜、油菜、烤烟等和柑桔、茶叶等经济林木遭受较为严重的冻害,部分温室大棚、禽畜舍被冰雪损坏,毛竹、果树被压断;低温高湿天气造成温室大棚蔬菜病害偏重发生,水产养殖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农副产品运输严重受阻。
月内,华南中北部大部时段日最低气温维持在0~5℃,大部地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致使喜温作物、果树和蔬菜遭受冷冻害;华南南部最低气温为5~10℃,热带经济果木等受到一定的影响。云南大部和海南自10月下旬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加之气温偏高,旱情严重,冬小麦、油菜等作物和瓜果、蔬菜及果木等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月末,云南大部和海南大部出现明显降水,旱情缓和,利于冬作物和瓜果、蔬菜及果木等生长发育。
农业生产建议:
1、据气候中心预测,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气温偏低的范围较1月份明显缩小。月内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两次,气温总趋势接近常年同期,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华南南部降水偏多。
2、进入“立春”节气,北方各地在积雪融化后,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耙麦、中耕,增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适时返青生长。要进一步加强温室大棚的温湿调空,避免发生病害,以提高蔬菜等的品质和产量。
3、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及时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缓解农田土壤过湿的状况;对受冻较重的作物,应采取中耕与追施肥等措施,促进尽快恢复生长。华南南部要抓紧早稻播种的备耕生产,部分早稻将陆续播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冷尾暖头”及时下种。西南地区各地要切实做好春花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