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旱严重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 |
河北省气候中心消息,自去年冬季以来,河北省除1月16-21日出现大范围明显降雪过程外,其他时段基本没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全省大部地区无有效降水。
从去年12月至今,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6.8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42%;而我省的中部及张家口部分地区和承德市北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以上,其中黑龙港地区和承德东北部降水量比常年偏少80%以上(图1)。从冬季各旬降水量与历史同期比较来看,季内大部时段降水量比历史同期偏少,其中2007年12月中旬和2008年2月中旬异常偏少。
据气象资料监测显示,我省从2008年1月开始显露旱象,旱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图2)。
![]() |
自1月22日至2月23日,期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无明显的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0.4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9%。由于全省各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加之气温偏高,致使旱情发展迅速,干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据2月23日干旱监测显示,干旱影响范围已经波及全省区域(图4),全省有85%的地区达到了重旱程度,其中发生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月24日至25日,全省除保定以外的大部分县市出现降雪,其中有19个县(市)雪量在5.1-9.8毫米之间,有6个县(市)雪量在2.5-4.1毫米之间,其他90个县(市)雪量在2.2毫米以下。这次降水过程使南部的邯郸地区和邢台市南部地区旱情得到了解除,其他部分地区旱情得到了缓解(图5)。
据省水利厅统计,目前全省耕地受旱面积已达5000万亩,干旱造成河北省抗旱水源十分紧张,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截至2月中旬,全省水库可用水量只有19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减少5亿立方米,部分水库处于死水位以下,一些灌区基本无水可供。由于干旱,河北省地下水位仍在持续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1米到2米,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全省5万眼机井报废,17万眼机井出水不足。 同时受干旱影响,河北省已有2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目前河北南部地区冬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需水量将会加大,再加上随着天气转暖,土壤水分蒸发加速,土壤失墒将会进一步加快,各地应根据冬小麦苗情,及时灌溉补墒,确保冬小麦正常生长。从目前情况分析,大部分水浇地(麦田)墒情适宜小麦生长,尤其是冬灌麦田墒情较为理想,有利于小麦生长;未冬灌的麦田墒情相对较差,需及时进行灌溉补墒,以确保冬小麦返青后的需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