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持续干旱创可燃条件 南方雨雪冰冻“火上浇油”
北方地区持续干旱创造可燃条件:
自去年夏季以来,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东北林区前期积雪覆盖面积较常年明显偏少,地表温度偏高,部分地区地面可燃物干燥,且明火点数较2002年以来的平均值偏多近3至5倍,具备可燃条件,林区春季面临严峻防火形势。
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2007/2008年冬季,大兴安岭(包括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和黑河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积雪覆盖明显偏少, 地表温度偏高, 明火点多,反映出大兴安岭具有较高的森林火险等级。
其实整个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较高的森林火险等级。1月以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东北部及内蒙古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少8成以上。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1.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长时间的雨雪稀少,北方大部地区持续干旱。特别是,2月下旬以来,全国大部地区回暖迅速,西北大部、东北和华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新疆北部比常年同期偏高4℃~6℃。
南方雨雪冰冻“火上浇油”: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今年2月份,全国有火点1427个(含境外火点16个),火点频次与1月份相比有明显增加,火点位置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南方部分省区森林火险偏高的罪魁祸首是1月中旬以来遭受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认为,南方森林火险的主要原因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大面积林木倾倒、断枝、断头,森林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多,超过了发生重大火灾的临界条件,容易给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有利的物资能量条件。
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持同样观点。他说,发生在南方各地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严重受损,森林火险急剧上升,森林防火形势极为严峻。
与此同时,雨雪冰冻使受灾区域许多树木及竹林树冠与枝条折断,太阳光可以直射地面,造成受灾区域地面湿度明显低于往年,空气干燥更容易形成山林火灾。
北方持续干旱创可燃条件,南方雨雪冰冻“火上浇油”,森林火灾形势堪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公布的春、夏季气候趋势预测显示,今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总体趋势较常年同期偏高,东部地区以少雨干旱为主。今年春季,内蒙古中西部、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气温将偏高1℃左右;吉林西部、辽宁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至5成,春旱较为严重。适宜的干旱气候下,森林火灾可能随时会一触即发。
杨贵名说:“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严密监视火险动态,做好短时火险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卫星监测,做好森林火灾预警和人工增雨,这是进行森林防火最为关键的一步。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清理林内倒伏枝干和其他地表可燃物,降低森林可燃物载量,以减少火灾物质能量条件。”
据了解,目前,各级气象部门已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组建了跨区域人工增雨作业协调小组,将在中国气象局有关国家级科研业务单位支持和指导下,积极主动抓住有利作业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局部高火险地区森林和草原火险等级。(来自: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