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天气气候趋势与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大部地区气温变化较大。华北地区东部、东北气温持续明显偏高的状况将得到改观,由于华北冬小麦尚未进入拔节期,冷空气对小麦生长影响不大;与此同时,上述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土壤墒情将进一步改善,利于春耕备播;但由于春季多风,土壤失墒迅速,部分地区土壤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江南、华南地区北部阴雨天气较多,但日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12℃,气象条件对早稻播种育秧影响不大。
另外,29日前后,我国将有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华北、黄淮部分地区的旱情也将得到缓和,有利于春播及冬小麦拔节生长。
预计,4月份除西南地区中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中部、西南地区中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或略偏少。
近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北方干旱。一方面,北方冬小麦将陆续进入拔节期,需水量增加,而华北、黄淮等地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土壤失墒加快,部分麦区可能出现干旱,影响冬小麦穗粒形成。另一方面,东北地区西南部、华北和黄淮部分地区近期土壤墒情尚未得到有效改善,春播白地土壤干旱将持续,春播面临墒情不足局面,可能需要造墒播种。
此外,今年年初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使油菜冻伤严重,抗病能力降低,茎基部积累了大量的早衰叶片有利于油菜菌核病菌侵染。同时,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油菜生育期推迟,盛花期与近期多雨天气相遇,易导致菌核病发生流行,可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有效防治。
针对目前农业生产情况和未来天气气候趋势,建议如下:
1、春季是我国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冬麦区要根据土壤墒情变化,及时中耕松土,抗旱保墒,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确保稳产增产;冬小麦已拔节的地区,要密切注意气温变化,防御晚霜冻危害。
2、4月份华北、东北地区相继进入春播期,各地要注意节水、保墒、抗旱,制订合理的种植计划,适时抢墒、造墒播种,确保春播顺利完成。东北地区西部要及时中耕、镇压以蓄水保墒,东部偏湿的农区要及时开沟排涝、散墒,做好备耕生产准备。
3、北方地区春季气温起伏多变,且多大风天气,春播区需要密切注意冷空气活动,防御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对春播造成危害。
4、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排湿降渍,确保冬小麦、油菜正常生长发育及棉花适时播种。
5、江南各地要及时进行早稻浸种催芽,并抓住有利天气适时播种。华南各地应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培育壮秧;并注意计划用水,确保早稻适时移栽。
6、南方大部近期农田湿度较大,各地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