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气象局专家预测:今年将遇更猛强雷暴天气
在重庆市政府昨(1)日举行的雷电灾害防范宣传工作会上,市气象局专家预测,今年重庆市可能遭受比去年更猛的强雷暴天气。其中,本月中下旬就可能有三次雷暴光临,市民一定要注意防雷。
去年,重庆市遭受严重的雷击灾害,其中垫忠高速和开县分别出现因雷击而死亡多人的事件。
六月至八月雷电较多
气象专家介绍,经会商预测,今年强雷暴天气较去年可能增多。在本月上旬后期、中旬和下旬,雷电风暴天气可能光顾我市,特别是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尤其要做好防雷工作。
气象专家称,预计今年5月气温为正常略高,因此雷电天气次数相对往年较少。但不能忽视的是,雷电强度仍较强。6月上旬、中旬,雷电天气次数不是太多,但雷电强度仍较强。
6月下旬阴雨天气较多,雷电时有发生,不过雷电强度不强。进入7月、8月后,雷电天气较多,且强度较强。9月雷电天气次数略有减少,10月以后发生雷电的天气较少。
气象专家表示,从去年的雷电灾害分析,主城区遭受雷电灾害最严重,但被雷击死亡的人都分布在各区县。雷电频发地主要集中在开县、万州、荣昌和永川。雷电发生的月份集中在6月—8月,时间集中在下午3时—5时。
地形气候污染引发雷击
气象专家解释,重庆市的雷电灾害发生较多,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重庆特殊的山城地形;其次是潮湿的气候,水蒸气蒸发到云层,使云团进一步抬升,云团越高,对地面的电场强度越大;空气污染是引发雷击严重的第三大原因。
气象专家强调,污染物在空中扩散后,带电离子丰富,导致雷电强度加大。如果能控制或减少空气污染,雷电次数将会大大减少。
建第二代闪电定位系统
市气象局介绍,面对越来越多的雷电灾害,气象部门也在用高科技手段加强对雷电的自动化监测。
据悉,去年重庆市新建了第二代闪电定位系统,分别安装在主城区和城口、云阳、石柱、酉阳等县,与主城周边已建成的10个闪电定位系统共同形成雷电监测网络,初步形成了以闪电定位系统、大气电场仪、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为关键技术的、布局合理的大气雷电自动化探测系统。
气象专家解释,有了雷电监测系统,就可逐步运用监测资料开展雷电临近预报服务,同时也建立健全了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与防护、应急处置、灾害调查评估服务流程。
投300万为学校防雷
由于今年防雷形势严峻,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称,为防止去年发生在开县的“5·23”雷击事故重演,今年将建防雷电示范学校。
该负责人称,学校是防雷击的最薄弱环节。去年我市重点组织对加油加气站、油库和化工企业等易燃易爆场所,中小学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防雷检查,对主城区1700个单位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其中,检查加油加气站389个,合格率为81%;检查化工企业60个,合格率为68%;检查煤矿105个,合格率为58%。最让人担忧的是,检查的1139多所中小学校,合格率仅为9.7%。
该负责人透露,市政府今年准备投入300万元,专门为中小学特别是开县、彭水等地的学校配置防雷装备(来源: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