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安徽未来天气趋势及旱情影响与对策

安徽未来天气趋势及旱情影响与对策

时间:2006-06-22 08:30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安徽省气象台最新预测,21日夜里开始安徽省进入多雨时段,高温天气将得到缓解。21~24日自北向南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26日到月底,主雨带仍在我省南北摆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内涝。旬降水量:淮北50~90mm,淮河以南70~120mm,其中沿淮到沿江局部地区可达200mm以上。

  对于即将出现的转折性天气将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以下影响,省气象台提请全省各地予以关注:

  1. 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当前旱情,警惕内涝洪涝。根据对夏季降水量与土壤墒情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在夏季干旱背景下,至少需要30mm以上的降水才对旱情起缓解作用(旱情减轻一个等级),50mm以上的降水可基本解除旱情。因此可以预估,对于长江以北地区,21-24日的降水过程将大部缓解旱情,部分解除旱情,局部大到暴雨地区会造成短时内涝,总体有利;26日以后的降水,因为前期降水已补充了土壤底墒,除前期未降透雨的地区外,大部地区会造成土壤过湿。对于长江以南地区,前期土壤墒情基本适宜,因此要警惕过程强降水造成的内涝和洪涝。

  2. 对完成夏播夏种有利。由于受较严重干旱影响,我省沿淮淮北夏种工作受阻,特别是旱情严重的淮北西部,夏种进展缓慢。未来降水对于这些区域完成夏种任务十分有利。6月上旬是我省夏玉米和夏大豆等旱作物的主播期,目前已到适播期的下限。沿淮淮北可利用21日后的降水过程抢栽抢种。对于错过播期的可改种夏山芋、夏玉米、杂豆、蔬菜、瓜果等完成夏播任务。

  3. 改善前期高温干旱对作物的危害,注意持续阴雨的不利影响。一季稻正处于移栽后的返青阶段;双早处于大田分蘖阶段,过程性降水有利于补充稻田水分,缓解前期旱情,秧苗恢复生长。另一方面,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早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持续阴雨寡照会导致早稻抽穗开花不良,籽粒充实缓慢,还可能影响双晚及时栽插,对作物后期生长不利。春播旱作物正值旺盛生长期,秋播旱作物处于苗期,此次降水将明显改善前期受旱状况。但持续阴雨有利于各种病虫草害的发生和流行,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应加强水稻和旱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尽快进行施肥、中耕除草工作。

  4. 雨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对现蕾期棉花不利。6月中旬起早播春棉开始现蕾,争取早现蕾、多现蕾,多结伏前桃和伏桃是夺取棉花丰产的关键。干旱和阴雨都会造成棉花蕾铃脱落。此次降水缓解前期高温干旱,减轻棉蕾脱落有利,但是雨量过大和阴雨持续过程长又会造成棉蕾脱落,影响产量,应加强对棉田的管理。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