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太空中“守望”奥运

太空中“守望”奥运

时间:2008-10-08 08:00    来源:未知    编辑:天气网

  走进国家气象局卫星中心遥感应用室主任朱小祥的办公室,墙上卫星拍摄的巨幅北京地形照片分外引人注目,北京的山川水系清晰可见。气象卫星,在离我们几万公里的太空中,守望着我们身边天气一丝一毫的变化。奥运期间,气象卫星更是发挥其神奇威力,监测着奥运主协办城市上空的天气变化。

  

  国家气象局卫星中心遥感应用室主任朱小祥介绍卫星情况

  四颗卫星齐上阵 各司其职显神威

  风云家族的四颗气象卫星在太空中运行,时时关注着天气变化。风云一号D星和今年五月才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围绕地球南北两极不断旋转,对天气进行全球、全天候、三维和定量化探测。风云二号C星、D星形成“双星观测、互为备份”的格局。

  据朱小祥主任介绍,我们看到的一张张卫星云图并不是我们想象中是由卫星在高空像照相一样“拍摄”下来的,而是通过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扫描,再由卫星地球站把扫描信息接收下来,利用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卫星每30分钟向地球传一次数据,由于我国处于北半球,我们只需处理北半球的数据,当风云二号C星扫描北半球的时候,D星正好位于南半球,这时它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备份;当D星转到北半球开始扫描的时候,C星开始数据传输备份,这样资料的传输时间由每30分钟一张缩短到15分钟一张,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利用率。

  独具慧眼 台风浒苔一个不放过

  

  气象卫星浒苔监测示意图

  6月下旬,青岛奥帆赛场及周边海域遭受浒苔侵扰,可能对即将举行的奥帆赛造成严重影响。清理浒苔,气象卫星独具慧眼,将海上浒苔情况拍的一清二楚,面积有多大,往什么地方移动全都尽收眼底。

  工作人员将卫星图片加工,并结合奥帆赛场区域制作了分辨率为100米、网格点为5公里的青岛市近海海域浒苔监测示意图。

  在浒苔移动示意图中,分别标示出了浒苔区距青岛最近处位置和其中心位置的移动路线,反映出了浒苔区影响范围的变化;在覆盖密度合成图中,利用不同深度的绿色表示不同的浒苔覆盖密度,颜色越深表示覆盖密度越大;在奥帆赛场监测示意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浒苔位置,为海上打捞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南。

  奥运会期间,正是台风多发期,“凤凰”、“北冕”、“鹦鹉”先后影响我国,对在香港举行的马术比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卫星中心利用新近发射的风云三号对可能影响香港的台风云系进行了跟踪监测。卫星云图上台风云系形状,位置清晰可见,为预报人员准确预测台风影响范围,未来移动方向提供了可靠数据。

  站得高看得远 环境保护建新功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气象卫星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发挥着更多的作用,无论是地面上温度、湿度的改变,还是天空中风云的变幻,任何一个异样情况都逃不过气象卫星的“法眼”。

  奥运会举办期间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等情况备受运动员关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利用风云三号A星上装载的遥感仪器资料,首次推出大气污染状况、城市气溶胶、太阳紫外辐射和城市热环境等精细化的环境监测分析产品。

  气溶胶粒子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和液体微小颗粒,当气溶胶的浓度达到足够高时,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经过加工的卫星图片可以轻易地分清原始图像中颜色差异不大的雾、云、气溶胶等固体物质。专家通过这些监测资料,对今年8月1日至9日北京地区气溶胶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今年8月上旬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为0.6,光学厚度越大,气溶胶浓度越高,其中奥林匹克中心区所在的北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在0.4以下。气象卫星为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提供了有利证据。

  奥运会的举办对卫星气象服务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奥运会的举办对卫星气象服务提出精细化、高质量的要求。不断满足奥运气象服务需求的过程也是一个检验卫星服务水平、开发 服务潜力的过程。奥运会是一场全世界广泛参与的盛会,中国的气象卫星气象监测和数据提供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中国也积极奉行卫星数据开放的政策, 让卫星事业发展获得的数据资料造福全人类。奥运会后,中国也积极奉行卫星数据开放的政策,气象卫星将继续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