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气象防雷减灾成效显著
今年1-9月,全国闪电次数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9月共发生雷电灾害3164起,造成288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减少409人;因雷电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810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958万元。
今年1-9月雷电数量和去年同期基本相当 雷电灾害明显少于去年同期
根据雷电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共发生闪电981.4万次,和去年同期闪电次数基本相当(去年同期1057万次)其中7-8月份最多。今年1-6月份雷电数量较2007年明显偏少,7-8月份和2007年基本持平,9月份较2007年高出1倍多。
![]() |
2008年1-9月各省雷击灾害死亡人数
今年1-9月,我国共发生雷电灾害3164起,造成288人死亡,比去年同期(697人)明显减少,其中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河南、福建、江苏、江西、内蒙古等地遭受雷击伤亡人员较多,云南省因雷击造成64人死亡,65人受伤;今年因雷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101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8958万元。全国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5-8月份。
从职业分布特征看, 在所有因雷电死亡人中,城镇人员占1%,而农村人员却占了99%;从年龄段分布特征看, 18岁以下的儿童、学生占6%(今年中小学校没有发生群死群伤的重大雷击事件),55岁以上的老人占10%,而中青年占总死伤数的84%。而从不同雷击地点发生人员伤亡的比例来看,发生在农田的最多,占32%,其次是建构筑物(主要是民居、窝棚),占23%;以下依次为开阔地、水域、树下、山地、有线相连(人员正接触着电话线或者金属管线)和厂矿仓库。
气象部门加大雷击防御工作 防灾减灾效益显著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中国气象局今年连续下发多个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大力加强防雷管理工作,特别是地震灾区的防雷工作以及奥运场馆配套设施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工作。
中国气象局联合地方投入4200多万元资金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该项工程已经在四川、重庆、江西、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湖南、黑龙江、辽宁、云南、江苏、广东和浙江等全国14个省(区、市)开展,近650所中小学校的防雷装置将于年底前完成。各级气象部门也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防雷减灾服务工作,山西、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气象局将防雷宣传手册发放到乡镇的村民手中来提高群众防雷意识。
目前已初步完成的全国雷电监测预警信息网和雷电资料应用分析平台,能够实现对雷电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处理,为各类天气预报业务提供雷电监测预警产品。今年汛期,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业务运行和服务,共发布雷电预警产品15984份,预警信息304时次。
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包括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在内的几次重要天气过程,该系统都提前约1小时对雷电活动的区域和等级提供了精细预报,为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人工消(减)雨、消雹作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针对地震灾区提供多方位防雷服务
针对地震灾区防雷需求,气象部门特别加大了地震灾区防雷知识宣传及设施建设工作。编发《抗震救灾期间防雷安全须知》,并派出技术人员对地震灾区进行了防雷设施检查,为临时安置点和部队驻地安装避雷针,落实防雷安全措施。四川省气象局等单位组织1300多名志愿者深入地震重灾区开展防雷宣传,发放26万份防雷宣传资料,完成2万份“中小学防雷建设现状”问卷调查。
从历年雷击的特点来看,农村一直是主要的雷击灾害发生地,今年农村死亡比例仍高达99%。中国气象局将继续加强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在全国农村乡镇及村屯建立了29万兼职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将通过加强对这支信息员队伍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避灾自救的基本能力培训,发挥其在农村防雷减灾科普宣传中的作用,提高农民群众雷电防护知识和防雷避灾意识,增强个人现场急救自救能力。此外,气象部门将继续做好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快速、准确地将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对策措施信息及时提供给当地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