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圣火插上气象的翅膀勇登珠峰
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光耀珠峰。在这一历史时刻,奥运火炬成功登顶世界屋脊,实现了北京对世界的承诺。
自1903年以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不断地从南坡或北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截至2003年5月止,世界上登上珠峰峰顶的人数已经超过1700人次,然而,丧生于珠峰的人数也接近200人。2008年,……还要将奥运圣火火种带上去,点燃火炬,并且带上直播要用到的许多设备更是难上难。为了完成这一梦想,中国气象局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气象保障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
大本营处拍到的珠峰
缺氧、狂风和严寒——困难重重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这里地形险峻、气候恶劣。虽然人类已经成功登顶珠峰,但让奥运火炬在珠峰点燃却是前所未有的。要将圣火安全送上珠峰,并点燃从气象角度而言,将遇到三大难点。
难点一:缺氧
这是奥运圣火登珠峰最大的难题。经实测,在珠峰海拔7028米的高度,气压是430多毫巴,相当于海平面的2/5。而这里距珠峰顶海拔高度还有1800多米,峰顶的气压还要低得多。
气压低、缺氧一方面令火炬燃烧困难,另一方面对队员也是一大考验,因为要将奥运圣火火种带上去,点燃火炬,还要进行直播,必然要带上许多设备负重登顶,而根据以往的经验,登顶时队员负重最多5公斤。
难点二:狂风
珠峰峰顶的风速如何,尚没有实测数据,同等高度的探空测试显示,风速经常在20米/秒左右。大风对队员负重登顶和火炬燃烧影响也比较大。
难点三:严寒
珠峰峰顶的温度也没有实测资料。低温虽然对火炬燃烧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对各种电子仪器设备却是一大考验。很多精密仪器设备在低温条件下运行都不太稳定。
珠峰登顶的气象保障有其独特的特殊性,服务的压力非常大。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在之前从未有过,如果成功登顶将是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及雪崩等灾害是攀登珠峰的最大自然障碍,高寒、缺氧、强风的天气条件和环境也是火炬登顶的最大挑战。因此,在其他条件基本具备的情况下,选择适合登顶的天气时机,为登顶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成为最后的关键因素。然而珠峰地区气象资料稀少、地形因素复杂、气候预测难度大、电力通信条件差等不利因素致使难度变得更大。如果出现预报失误,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