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气候变化:中美关系分合的新契机

气候变化:中美关系分合的新契机

时间:2008-10-31 08:52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中美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协作与发展不仅因为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更因为它将促使中国领导层以一种姿态来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

  成长中的中国国际影响力和中美关系都日益重要,正在进行中的本届美国大选却鲜有提及。这也许是件好事,或者说一个好的征兆。

  美国民众历来对于中国知之甚少。他们曾被具有煽动性的言论所蛊惑,认为这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亚洲力量的崛起,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这种错误的认知正在逐渐消散,部分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也由于人们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中国民众在此前那场地震灾难中的英勇表现。不过,美国人并没有完全消除对于中国这个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的顾虑。在这场激烈的选举竞争中,不论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都没有利用民众的这种顾虑来增加自己的政治砝码。可见他们都希望能够继续改善美中关系。

  当然,基于不同的立场,两国在许多问题上都仍将存在意见分歧。但是,美国新总统的上任将提供一个良机来构筑两国间新的合作精神。而同时摆在两国面前,并有望在未来寻求互惠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需求的挑战。

  中美两国都依赖煤炭作为主要发电燃料,而煤正是对于气候影响最大的一种化石燃料。两国都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危机,海平面的上升会同样危及新奥尔良和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降雨的变化也同样影响着中国北部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和供水。

  对于下一任美国总统来说,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占据重要位置。奥巴马和麦凯恩在其竞选活动中一致强调清洁能源对于经济增长,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两者也都花费高价,制作了提倡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电视广告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播出。

  清洁能源领域可为中美两国提供合作机会,以此建立和促进互信。初期的探索可以在四方面开展,即电力汽车的商用,节能措施的实施,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对发电产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处置。

  当然,并不是在所有的清洁能源发展领域都能够开展合作。比如像太阳能电池这样能产生竞争优势的创新领域,双方恐怕难以分享所有。但是,对于现有的节能技术的运用与执行,以及捕捉和处置二氧化碳这样全球共同探索的新领域,合作将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将轻型轿车从燃油型向电力型转换不但有助于改善中国和美国的城市空气质量,并且会减少原油的进口,缓解双方对于经济安全的担忧。电力汽车的利用还会减少交通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两国科学家可以合作研究如何提高电池的性能,降低制造电力汽车的成本,加速电力汽车的推广。

  增强能源利用效率也同样具有经济和环境价值。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最近的研究报告指明“中国拥有巨大的机会减缓能源需求……比现行政策框架下的增速可减低23%。”此外,可以强化建筑标准并翻新现有建筑来降低能源浪费,使这些能源用于其他领域,或者减少发电站的建设。

  中美两国需要为这些目标的达成做出同样的努力。例如,提高节能规范和标准,加强执行力度,并且对节能行为提供激励机制。他们同样从中受益良多,麦肯锡报告指出,对于中国每年270亿美元的投入以及美国370亿美元的投入,投资回报率为17%。

  中国已经确立了五年内每年提高能源效率4%的宏伟目标。美国仅有几个州确立了类似的目标,标准也比较低。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克服许多挑战并付出很多努力。来自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和沃尔玛这样大公司的技术专家们应该与他们的中国同行共同协作,来确定最为有效的策略。

  碳的捕获和存储技术的研究是另一个需要双方合作的课题。中国正在以西方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发电能力,几乎每周都会增建一家新的发电厂。中国在过去五年内增加的火电产能已经达到了整个美国的总产能。这些发电厂和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使它超越了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中美两国都拥有大量相对便宜的煤炭资源,并且都希望利用这一资源优势。但是,控制发电厂排放的技术却远未成熟,经常增加了成本却降低了电厂的效率。目前,将这些气体封存并深埋地下的技术仍存在许多问题。

  在布什政府期间,双方就通过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关系和碳封存问题领导人论坛展开合作,但是投入仍显不足。推广此项技术需要投入数十亿美元,并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煤炭的地区开展示范。包括碳捕捉在内的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中美两国的通力合作来加速推广,结合美国机构的研发能力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灵活性与执行速度。

  中美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协作与发展不仅因为技术本身的重要性,更因为它将促使中国领导层以一种姿态来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相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具有实力参与制定减排蓝图。首先,通过高效益的手段减少能源浪费,其次,制定可行并强有力的排放标准。

  在新的美国总统任期内,美国终于将要限制排放。而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合作,或许将引领两国探索出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

  作者简介:

  (帝莫西·威尔士(Timothy E. Wirth)是联合国基金会会长。他曾是美国负责全球事务的副国务卿和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

  约翰·桑顿(John L. Thornton)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及全球领导力项目负责人。还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董事会的主席,曾任高盛集团联席总裁。)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