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后奥运空气质量:行动比奢望更实际

后奥运空气质量:行动比奢望更实际

时间:2008-11-05 07:43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维系奥运时期北京的好空气很难,奥运后的空气质量已经反弹。潘希/摄

  进入后奥运时代,北京的空气质量能否依然保持奥运时的状态?人们能否继续享受清爽的空气?

  “后奥运的空气质量会有一定的改观,但政府和老百姓不要期望太高,仍需要具体的行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坦言。

  王跃思同时告诉记者,为了继续改善北京空气质量,各方面工作非但没有停止,而且比以前更忙碌。

  人努力 天帮忙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人努力、天帮忙。”王跃思说。王跃思同时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科学分中心主任和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年来,他开展了不少有关北京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奥运期间,他带领项目组成员开展了系列的观测、模拟、评价预测和预警研究,特别是建立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立体监测网,通过地面常规观测、地面光学遥测、高塔观测、卫星数据反演,实现了对区域大气污染物立体、实时、高分辨的监测,为保障奥运核心区空气质量的准确预测及时提供了大量数据。

  据北京市环保局统计,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的8月份和9月份,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各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45%,奥运会期间下降50%,为10年来历史最好水平。奥运会17天中,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有10天达到一级。

  在分析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得以改善的原因时,王跃思认为,首要原因是整个区域的污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

  王跃思介绍,从观测结果看,奥运期间和残奥会期间,整个华北区域的污染都有很大改善,与2007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15%到20%。如,北京较去年下降了40%以上,廊坊、保定等地的污染物相比去年下降了15%到20%,石家庄、雨城、秦皇岛等离北京相对较远的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约是15%。

  “在污染源的控制上,超出了市政府和市民的预计。”王跃思说。重点污染源的减排也造成了无组织污染源排放的下降。

  重点污染源,如交通管制、机动车限行,使北京车辆减少,进京车辆也减少。另外,京区工地全部停工,30%的餐馆停业,造成大量流动人口离京,使得在这期间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氨的排放大面积下降。从数量上看,重点污染源排放大约降低了60%到70%,无组织排放大约减少了30%到40%。

  第二重要原因是气象要素。在奥运时段,尤其是8月8日到24日,北京降水频繁,且降水量高于往年,这使污染物在空气中难以积累。因为长时间无雨,大气中的臭氧可存留长达4~5天,而PM(即可吸入颗粒物)2.5则可能半月都无法自行清除。同时由于降雨频繁,北京八九月的气温比往年低,也不利于光化学污染生成和积累。

  第三个原因是奥运期间西北风偏多,西北气团相对比较干净,对北京市污染物的扩散也非常有利。

  大气污染开始反弹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市民享受到了10年难遇的好天气,奥运过后,这种好天气是否能继续维系下去?

  “很难!”王跃思的回答十分坦率:“事实上,大气污染已经开始反弹。”

  10月31日,从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信息看,奥运会后,北京各项污染物排放有一定增加,10月空气质量有7天超标。

  王跃思说,残奥会后期空气质量就明显不如奥运期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气象条件不太好,此时偏南风或无风天居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到10月份,北京降水又明显减少,表现为霾天增多。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对污染源的控制是一个非常规的控制,奥运之后这些控制会相继取消,肯定会造成大气污染的反弹。”王跃思说。从观测结果来看,奥运期间,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非常低,但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明显反弹。北京地区反弹速度相对较慢,近周边地区比北京快,远周边地区比近周边地区更快。

  “北京及周边地区污染物反弹的速度和与北京的距离成正比,即离北京越近反弹的速度越慢,离北京越远反弹的速度越快。”王跃思说。而这也证实了周边地区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确实为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贡献,牺牲了部分经济利益。

  后奥运的空气质量之所以难以达到奥运期间的状态,主要源于3个方面:一是污染源。后奥运肯定不能按奥运期间的要求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很多工厂、餐馆等相继恢复。

  二是周边的配合。中央行政命令短期肯定有效,但靠各级政府依据政策法规协同配合共治区域大气污染,条件尚未成熟。

  三是区域老百姓认可度。看老百姓是否宁可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也要保持环境洁净,但是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老百姓的这种认可度只有15%到20%。

  “后奥运的空气质量肯定要比奥运会之前好,但污染物不可能像奥运会、残奥会时段那么低,政府和老百姓不要期望值太高。”王跃思说。

  需要科学支撑

  9月28日,《北京日报》全文刊载了北京市环保局在奥运之后制定并颁布的《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该文件主要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以淘汰高污染排放黄标车为主防治机动车污染;以推行“绿色施工”为主防治工地扬尘污染;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防治工业污染;搞好以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的燃煤污染整治;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空气污染控制应急措施。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说,奥运会后,北京市会总结奥运经验,巩固前阶段的成果,进一步建立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效措施,坚持在发展和调整中不断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王跃思也告诉记者,关于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问题,各方面的研究人员也还在作进一步的研究。

  “奥运期间的大气实际监测数据我们已经作了分析,但观测还没有停止,我们想看看奥运后北京大气污染反弹的速度和水平。目标已经不是奥运会,而是后奥运时代究竟如何使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真正能够控制住、能好转;如何从科学的角度提一些建议、措施保护环境,而又少损失经济。”王跃思说。

  目前,他们正在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方接触,针对改善空气质量的各种观测实验并没有结束。例如明年6月到9月还要进行一些相关测试,然后会将2007年到2009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此外,也希望开展整个年度的大气污染季节变化研究。

  “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很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王跃思透露,在国家“十一五”“863”重大计划中,有一个课题就是要在华北地区开展大气污染的联网观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立体、实时在线观测,获得华北地区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连续观测资料,为评价区域空气质量及其对人体和生态健康影响提供数据;同时结合监测网数据和数值模型,定量计算空气污染物在区域内的输送和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数值模型计算,诊断该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和重点源区,为华北区域空气质量跨省市管理提供数据平台。目前,珠江三角洲也正在作这方面的研究。

  地方政府,如北京市也有相关考虑,北京市科委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一步部署大气污染治理的专项。

  “在后奥运时代,既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发展,又能保证空气质量达标,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王跃思说。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