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1次天气预报将服务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与奥运会一样,要办一届成功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一定离不开气象保障。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之际,针对大冬会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已准备就绪。
![]() |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吉祥物(图片来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官方网站)
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举办期间,精细到每个赛区、每3小时发布一次的气象预报将更好地为观众与参赛运动员服务,此外,还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冬会各赛区沿线的交通天气预报、紫外线预报、污染指数预报和生活指数预报等。
![]() |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会徽 (图片来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官方网站)
为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冰上赛区根据竞赛需求为各冰上场馆购置了气象自动监测站;雪上赛区各赛道起、终点的气象自动监测设备、临时气象台可视化会商设备开始陆续安装调试;气象服务网页制作、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官方网站气象信息的保障也准备就绪。
![]() |
越野滑雪场地 (图片来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官方网站)
另外,为了确保滑雪场地的正常运转,从2007年冬季开始,气象部门在哈尔滨市、宾县、尚志多次进行了人工增雪作业试验和实际作业,增雪效果明显。从2008年冬季开始,遇到有利增雪的天气时机,气象部门将在亚布力、帽儿山等地的滑雪比赛场地采用发射火箭弹的方式实施人工增雪作业。这种增雪属于物理变化,对空气和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小奥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在组织规模、参赛国家和地区、人数和水平等方面在国际上都具有较大影响,素有“小奥运”之称。1959年,第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意大利都灵举行。1960年,仿奥运会赛制,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项目有冰壶、短道速滑、冰球 、自由式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现代冬季两项、跳台滑雪、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北欧两项等。
2005年1月10日,在国际大体联执委会上,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宣布,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于2009年2月18日-28日在哈尔滨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