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长江流域出现罕见晚秋汛 有利有弊
时间:2008-11-11 10:51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 |
近十天降水距平百分率(深蓝色表示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
进入11月上旬,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1倍,尤其是在湖南、江西一带,部分地区甚至降下了比往年多2~5倍以上的雨水。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11月上旬的旬雨量普遍在50~150毫米,有的地方达200毫米或者更多。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专家李小泉介绍,从1951年来的气象记录来看,11月上旬在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强降雨是很少见的。虽然长江流域在2001年、1990年、1981年、1972年的11月上旬也曾出现过较大的降雨,但从分布范围和降雨强度来看,都不及今年。专家指出,目前媒体上广泛报道的“长江出现罕见冬汛”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严格来说,11月份并非冬季,长江流域目前也尚未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这次汛情称为“晚秋汛”比较适当。
那么,今年长江流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罕见的晚秋汛呢?专家分析,主要是因为今年11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西伸明显,副热带高压前部的西南气流比较活跃,源源不断地把海洋上潮湿的空气输送到长江流域一带;再加上北方冷空气不强,冷暖空气正好在长江以南地区交汇,因此在这里产生了比较多的降水。
说起这次罕见晚秋汛的影响,专家表示,有利也有弊。强降雨的出现,对南方秋收作物的收割、晾晒有一定影响,但由于雨下的时间不长,影响不是很大。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降雨对长江以南地区水库、池塘的蓄水是非常有利的。了解更多气候信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