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催热“冰雪游” 冰天雪地不畏严寒侵袭
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大降温,这是否会影响游客的出游热情?据了解,几乎没有旅游团由于降温原因改线或延期发团;降温反倒使得部分冬游线路更“火”了。
![]() |
冰雪游火热
由于南方鲜见下雪,南方人对“冰雪游”向来有极大的热情,目前报名最热的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东北、西部、华中等区域,线路则有东北雪乡、亚布力国际滑雪场、哈尔滨双飞五天;北京居庸关长城、雪世界滑雪场双飞五天;香格里拉石卡雪山、天生桥温泉、丽江、大理、昆明双飞六天等。近期到参加这些线路出游的人数几乎占了国内游报名量的一半以上。
![]() |
冰雪游火热
据旅行社反馈,降温后北方普降大雪,自然雪基本可以满足滑雪场的需求,游客玩起来更具真实感;而庐山、湖南衡山、张家界都有望下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昨天咨询“冰雪游”的游客比前几天暴增了20%左右。【旅游淡季+金融危机=出游好时机?】
不过,不少旅行社也均表示,本次强冷空气将在部分地区形成寒潮,所以也有可能影响部分线路的正常出发。旅行社会密切关注冷空气的动向,一旦发现不适合出游,将会对线路作出延期出发的处理。
滑雪虽爽,但是作为甚少接触雪的南方人一旦到了北方,面对冰天雪地的环境又应该如何不怕严寒的侵袭呢?
![]() |
滑雪谨防冻伤
1、冰雪宿营的冻伤:冻伤一般发生在气温降到零下1摄氏度时。人体容易冻伤的部位一是体表裸露的皮肤,如手、鼻、耳、脸等;二是人体远离心脏的区域,如双脚,这主要是因为远离心脏的区域受血液循环的影响最小。
症状:首先会感到刺痛,接着皮肤会出现苍白的斑点,伴有麻木感。而后就会出现卵石似的硬块,伴有疼痛、肿胀、发红、起疱,最后减弱、消失。
疗法:初步冻伤:将冻伤部位放到温暖的地方,如把手夹在腋下,或将脚抵在同伴的胃部,但切忌与同伴呆的时间过久。恢复时会产生疼痛感。
深度冻伤:发现后应及时防止伤势进一步恶化,最好的办法是将冻伤的部位放于约为28~28.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慢慢恢复,但万不可用雪揉擦或用火烘烤。
严重冻伤:此时可能发生的症状是起水疱,不但很容易受到感染,也很容易转为溃烂。继而被冻伤的部位将逐渐变灰、变黑、坏死,最终剥落。这时候要尽快送往医院治疗,不要把水疱挑破,也不要摩擦伤处,伤处受热更会产生剧痛。
![]() |
玩雪谨防冻伤
2、高山滑雪的雪盲:雪盲是指人眼长时间处于太阳光线强度过高,过于集中,并经过地面冰雪反射或经过云层中的冰晶反射的环境下,造成视力暂时消失的情况。
症状:起初是在瞪大眼睛时,眼睛感觉相当敏感,接着便是不住的眨眼,伴有斜视,之后视线里会显出粉红色,并逐渐加深,有磨痛感。
疗法:到黑暗的地方,蒙住双眼,把冰湿布置于额前,防止高温加剧疼痛。
延伸阅读:气温大幅下降 京郊滑雪场开始打“雪仗”
冰雪预热阿勒泰冬季游 前往应该注意啥?
水雾与阳光的杰作:黄河壶口瀑布上空出现彩虹
各地看到的“双星伴月”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