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严冬起沙尘 近10年来少见
12月7日,甘肃河西中东部与民勤出现了沙尘暴天气,给当地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对交通运输没有造成影响。
![]() |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人们出行带不便
受弱冷空气影响,12月7日,甘肃西部出现了5-6级的西北风,民勤从上午10点30分左右开始出现了扬沙、沙尘暴天气,能见度最小时只有700米,最大风速20米/秒,沙尘天气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30分左右。沙尘天气给当地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对交通运输没有造成影响。
![]() |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人们出行带不便
从12月份天气的整体天气气候状况来看,在12月出现沙尘天气,从2000年到现在是比较少见的,从11月份到现在甘肃西部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从12月份出现沙尘暴的情况来看,从2000年到现在只有去年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沙尘暴,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所以整体的频率应该到目前还是少的。
![]() |
甘肃民勤沙尘暴天气
甘肃省气象台预报,近期甘肃西部仍然有5-6级的西北风,气象专家提醒:农民朋友应加固蔬菜大棚等农田设施,调控温度湿度,增强设施保温抗寒能力。
受沙尘影响的主要路段有:
京拉高速内蒙古乌海-银川-宁夏吴忠段
109国道内蒙古察汗淖尔-银川-宁夏青铜峡段
110国道内蒙古乌海-银川段
307国道陕西定边-银川段
【相关知识】
沙尘天气的类型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 尘 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⑵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以1993年“5.5”特强沙尘暴为例,甘肃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气的TSP浓度达到1016mg/m3,室内为80mg/m3,超过国家标准的40倍。2000年3—4月,北京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以上的有10天,同时影响到我国东部许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18个城市的日污染指数超过4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