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不大
在北京、郑州、沈阳、西安等地已率先提前启动春运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突如其来的一场较大范围雨雪天气,让人不由得联想起去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我们紧急连线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曲晓波研究员后,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来了。
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不大
1月5-7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部分地区雪(雨)量超过10毫米,其中湖北中部和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降了中到大雪,局部暴雪。受降雪影响,1月6日,湖北省多条高速公路封闭或限行;武汉天河机场45个进出港航班无法正常起降,2500多名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腰部扭伤还在坚持工作的曲晓波副主任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此次的雨雪过程与去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同,由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去年的气温相对较低,出现的主要是雪(雨夹雪),而且落地以后极容易产生积雪或道路结冰现象,而今年的气温相对较高,主要以雨(雨夹雪)为主,不容易形成大范围积雪或者道路结冰现象,因而对交通造成的影响是局部的、短时性的,比如江西部分地区虽然降雪量达到了5毫米,但是落地即化的雪并没有对交通造成明显影响。
此次雨雪过程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目前,长江流域的降水已经开始减弱,预计9日大部分区域的降水将基本结束。
![]() |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曲晓波研究员
曲晓波说,未来十天,我国北方气温偏高,南方气温正常或略偏低;江南的降水可能会偏多,不过由于温度不会异常偏低,出现2008年那样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仍然不大。从7日开始,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给华北等地带来4~8℃的降温,同时沿海将会出现6-8级风,对海上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不过6-8级的海风在冬季较为常见,采取一般防范措施就足够了。
对于更长时段的天气预报,曲晓波说,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因为人类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还达不到这种程度。目前,发达国家最先进的预报时效也只有10天,我国6-7天的预报有较大把握,而更长时效,比如十天以上甚至一个月以上的预报,难度就很大。
中央气象台多举措服务春运
党中央、国务院对春运气象服务非常重视,12月底温家宝在中国气象局上报的材料上批示,要求做好春运气象服务工作。国家发改委也专门发文要求做好春运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做好今年的春运预报服务做好了技术准备。
为做好春运气象服务工做,中央气象台按照春运气象服务保障方案,从1月5日起,提前一周每天向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的相关部委提供春运气象专报;1月6日,在长江中下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时,及时向国务院报送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
中央气象台还加强了与有关省市的天气会商,并与有关部委合作,特别是及时与交通运输部交换高速公路、国道等的道路交通预报信息,还特别关注了海上大风对航运的影响。另外,为了让公众及时获悉天气信息,中央气象台每天两次制作《每日天气提示》提供给各大网站、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通过各大媒体广为宣传,方便公众安排出行。
去年我国遭受了50-10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虽然气象部门对每次过程都作出了准确预报,但是中长期的预报仍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央气象台在经过深入思考后,确定了七个努力地方向:一、通过提高科研水平,加强中长期预报,加强对降水性质(特别是雨雪转化)的把握,加强行业针对性;二、针对电力、农业、渔业等专业化气象服务需求,给出针对性的预报结论;三、进行风险评估,不仅预报未来天气怎样,还要预报天气会产生什么影响;四、加强电线结冰等专业气象观测,对自动气象站和人工气象站扬长避短,增强监测信息实用性;五、与交通、农业等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及时获知气象灾情;六、增加气象信息发布手段,使信息能及时传递给更多人;七、推动气象部门应急预案升级为政府专项预案,达到全社会共同防范气象灾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