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冬麦产区旱情
08年入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7~9成,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发展迅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受旱严重,其中冬小麦受旱影响最为严重,目前干旱已成为河南、山西等地农业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1月12日全国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结果表明: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北部、山西东南部等地部分冬麦区发生轻度干旱,局地中旱,部分城市及地区创下了同期降水最少历史纪录。
![]() |
1月14日干旱监测示意图
山西12月降水达近10年最低
1月11日,山西省气候中心发布的2008年12月份全省气候影响评价称,08年12月,山西全省气温普遍偏高,降水明显偏少,月平均降水量降至近10年来最低水平,由此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中度及以上干旱,且干旱面积在进一步扩大。
有关气象资料显示,2008年12月份,全省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除北部个别市有1—3毫米降水外,其余地区基本无降水。与常年相比,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偏少至异常偏少,平均降水量仅为0.1毫米,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
由此,造成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中度及以上干旱,目前,干旱面积进一步扩大。中度及以上干旱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大同市、朔州市和中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另外,还造成气候干燥,使得森林火险等级趋高,加大了森林防火难度。
河南旱情加重 黄河防总提升预警级别
![]() |
河南旱情严重
进入11月份以来,河南降水明显偏少,11月上旬~12月中旬全省平均降水量只有8.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3%,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7少值。同期气温显著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黄河防总也发布了黄河流域区域干旱黄色预警,启动三级应急响应。
截止到12月中旬,河南省有30个测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占测站总数的25.6%,其中,开封、偃师2个测站土壤相对湿度在40%以下,为重旱。据河南省气象台专家王黄介绍,河南省在11-12月这样的旱情已出现过7年了。干旱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南阳等地也有部分冬小麦出现干枯发黄、分蘖缺位现象,据河南省抗旱办12月17日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920万亩,其中重旱85万亩。干旱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
1月11日,鉴于目前河南旱情继续加重,黄河防总进一步提升了干旱预警级别,发布黄河流域区域干旱黄色预警,启动三级响应,并将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由350立方米每秒加大到500立方米每秒,全力支援地方抗旱。
未来十天仍无降水
中央气象台预计预计未来10天,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干旱区仍无明显降水过程,北方麦区雨雪稀少,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部分冬麦区的旱情将加重。
为减少干旱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专家建议目前土壤尚未严实封冻的麦区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中耕松土蓄水提温;要利用晴暖午后进行小水细灌;对近期浇过水的麦田,应及时划锄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对土壤封冻的地区,采取镇压或覆盖等措施,以保墒抗旱。同时,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
![]() |
农民加大土壤浇灌
相关链接:
三大城市创同期降水最少历史纪录
2008年10月23日以来,华北中南部和黄淮北部鲜有雨雪,少雨雪最突出的太原、北京、石家庄三个城市累积降水量均不足1毫米,分别创造三市同期降水最少的历史纪录。
截止至2009年1月13日,北京除了12月10日和21日出现了0.1毫米的降水,其降水创历史同期纪录(之前最少为1962年10月23日-1963年1月13日的2.2毫米);山西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安炜说,太原只有11月12、24日、1月3日降过微量的雨水,创历史同期纪录(之前最少为1995年10月23日-1996年1月13 日的1毫米);另据河北省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郭迎春介绍,石家庄除了11月24日和12月10日下过0.3毫米的降水外,也创了历史同期纪录(之前最少为1981年10月23日-1982年1月13日的3.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