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全国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北地区大部7月上中旬气温正常或偏高1~2℃,日照充足,旱情西部缓和,光温水条件利于各种作物旺盛生长,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长势良好。但中旬末开始,东北大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低温阴雨过程,黑龙江、吉林日平均气温<20℃的日数达3~6天,低于17℃的日数达1~3天,且光照偏少,对进入生殖生长期的玉米、大豆授粉结实十分不利,低温导致黑龙江和吉林大部水稻发生障碍型冷害,影响产量。内蒙古大部地区月内降水达30~80毫米,旱情逐步缓和,利于牧草生长;但中东部大部地区下半月气温偏低1~2℃,春小麦、玉米等作物开花结实受到了影响。
西北地区大部月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利于棉花、玉米、春小麦等作物生长发育。甘肃东北部、宁夏中部、陕西部分地区上中旬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发展,下旬降水量达20~50毫米,旱情缓和。新疆西南部中旬降水显著偏多,气温偏低2~4℃,棉花开花结铃受到一定影响。
华北大部上中旬气温偏高,大部地区墒情适宜,有利于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但山西大部降水偏少,旱情发展。下旬华北大部出现了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降水偏多虽缓解了华北西部旱情,但东部气温偏低,日照明显偏少,不利于春玉米抽雄、棉花开花结铃。
黄淮大部、江淮月内阴雨天数达15~23天,降水偏多,不利于各种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于棉花开花结铃影响较大,造成棉花落花落铃增加,座桃率下降。黄淮南部、江淮月内出现了2~6天大到暴雨天气,特别是淮河流域大部7月上旬降水量达100~3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部分地区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江汉7月份降水增多,6月份以来干旱发展的势头在7月上中旬得到了遏制,大部地区墒情适宜,且月内大部分时段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江南和华南大部月气温偏高,光照条件较好,有利于早稻灌浆、成熟和收晒;下半月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和台风“格美”给江南和华南带来丰沛雨水,利于晚稻栽插。但江南南部、华南大部有1~6天大到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农田和鱼塘被洪水冲垮,农业生产遭受较大损失。月内江南东南部、华南东北部出现10~20天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天气,不利于早稻充分灌浆。
西南地区大部7月气温偏高,热量充足,日照条件较好,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但四川东部、重庆、贵州北部中下旬出现了10~20天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了水稻抽穗扬花、玉米抽雄吐丝及灌浆;造成土壤墒情急剧下降、伏旱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