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久旱喜降甘霖 人工增雨显奇效
2月8日,受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河北中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雨雪天气。河北省人影办抓住时机进行了人工增雨,效果明显。河北南部旱情略有缓和。【河北天气】
自去年11月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基本没有有效降水,冬小麦受旱情况严重。2月8日一场久违的降水终于降临河北,降水量比较大的地方主要出现在邯郸、邢台两个地区,其中邯郸有4个县的降水量超过了1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大名县是12.1毫米。
为抓住此次降水过程,密切监视天气,从7日下午河北省人影办就发出作业预警指令,各市、县增雨(雪)作业车辆、人员克服夜间寒冷进入作业区待命。8日凌晨,降雨陆续出现,5时开始,邢台的隆尧、宁晋、南和、内丘、南宫、新河、清河、平乡、临城、临西,邯郸的涉县、磁县、峰峰、成安、永年、武安、临漳,衡水市及景县、深州、武邑、冀州、枣强、故城,石家庄的赞皇、高邑等地适时开展了火箭、高炮人工增雨(雪)作业,共发射火箭弹110枚,人雨炮弹30发。增雨效果明显,作业影响区普降小雨,部分地区降中雨。
降水主要分布在南部麦区,相对多雨区主要出现在邯郸、邢台、衡水东部、沧州南部。其中邯郸降雨量比较大的地区这次降雨的渗透深度达到8公分。邢台、衡水地区降雨渗透深度在2到4公分,部分地区达到5公分6公分。此次降水对增加河北南部地区的土壤墒情比较有利,使前期持续的干旱得到一定缓解,但大部地区的旱情还没有得到彻底的缓和和缓解。
据河北省气象台预报,未来7天,各地云量较多。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12-13日,中南部地区有小雨,雨量为2-4毫米,局部地区雨量可大于5毫米;14-15日,北部地区有小雪。这两次降水过程对增加河北土壤墒情比较有利。12-13日中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增雨条件,适合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省人影办将在12-13日,再次适时采取人工增雨措施。
随着天气转暖,河北的冬小麦将自南向北开始逐步进入返青期。河北省气候中心建议小麦管理应以抗旱保墒为重点,因地制宜、因苗制宜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底墒较差又未浇越冬水或整地质量差的麦田,应及早浇灌返青水,浇后适时锄划、增温保墒,促苗早发;水浇条件差的麦田在返青前后及早镇压,可起到提墒作用,表层水分提高后,再进行锄划保墒。
【相关阅读】
专题:关注北方冬麦区严重气象干旱
专家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