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中国可再生能源走在世界前端

中国可再生能源走在世界前端

时间:2009-02-26 08:45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核心提示】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25日在由中国科技部和国际能源署主办的国际能源署(iea)技术专家网中国研讨会上透露,我国日前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的目标。届时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这将有利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中国能源技术合作与发展,国际能源署(iea)技术专家网中国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国际能源署常务副署长ambassadorwilliamc.ramsay先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环先生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部和国际能源署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办。会议期间,中方高层决策者、企业家以及80位能源能源技术专家将与国际能源署20位能源技术专家,就化石煤料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以及节能环保技术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讨论合作事宜,促进中国能源领域相关技术研发单位和产业界与国际能源署41个专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中国能源技术的发展。据国际能源署官员介绍,国际能源署技术专家网包括了来自多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5000多名高级专家。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能源署的“核聚变材料”、“水力发电”、“多相流科学”三个执行协议,以准成员加入了“iea-洁净煤中心”执行协议。中国还得到了加入“燃烧”、“氢能”、“海洋能源系统”等执行协议的邀请,与国际能源署就战略石油储备、能源效率、天然气政策、电力改革等专题开展了多项合作。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会上透露,我国日前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总消费的15%的目标。届时全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

  据悉,届时水装机容量要达到3亿千瓦(其中小水电7500万千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1200万吨,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要达到18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再加上海洋能、地热能等,

  未来30到50年内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风力资源在我国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到2050年形成3到5亿千瓦的能力是可能的;预计到2020至2030年,我国小水电资源将基本开发完毕,届时可以形成1亿千瓦的装机水平,在当时的电力装机中占据10%左右;太阳能发电将在2020年之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预计2050年我国将有10%的发电装机来自于太阳能发电,达到2-3亿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达到15亿平方米保有量;生物质能源,不论是作为沼气利用、发电,还是液体燃料替代的利用方式,在能源供应中,特别是在农村能源和交通运输能源供应中将会占有重要地位。届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将会达到30%或更高水平,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减排温室气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可再生能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水电为1.5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相当于5000万吨标准煤,为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10%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中国水电装机已达1.17亿千瓦(其中小水电3800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260万千瓦,同时每年还生产30千瓦以下的离网小型风电机组3万多台;生物质能发电200多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已达2200万户,为8千万农民提供清洁生活燃料;大型沼气池1500多处,年产气10多亿立方米;光伏发电生产能力已达2000多兆瓦,去年生产近400兆瓦,已装机80兆瓦;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量已达1800多万平方米,累积已达9000万平方米;地热能年利用4.45亿立方米,地源热泵技术已在3000万平方米的建筑中使用。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能源资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这一新形势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全球保障能源安全、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仅仅依靠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多年来,我国已和世界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在能源环境领域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这次研讨会确定的“中国洁净煤技术发展前景、近零排放电厂、煤制优质碳产品和有机化工产品、光伏发电系统、风能技术、地热、碳捕获和储存、生物质能、热泵技术、氢能、燃烧中的污染物减排、技术模型和情景分析”等12个专题,已被确定为中国“十一五”能源领域的优先发展方向。【气候变化频道】

  相关阅读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