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迎来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降雪
中国天气网讯2月25~26日,甘肃省终于迎来了久旱后的第一场区域性降水过程,省会兰州更是迎来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降雪,极大地缓解了干渴已久的甘肃大地。据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消息,截至昨天(26日),甘肃全省受害面积比23日高峰期减少500多万亩,减少约20%。今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将暂时告别降水,预计2月28日~3月2日,甘肃还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
25日,甘肃省终于迎来了久旱后的第一场区域性降水过程,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降雪一直持续到26日。截至26日8时,甘肃中东部地区普遍降水,其中定西、临夏、兰州、平凉、庆阳等市州部分地方出现大雪或雨夹雪,中部局部地方降水量超过10毫米。这场降水对于甘肃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今年旱情严重的陇中、陇东等地的越冬作物的干旱情况,同时也为春播创造了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畜饮水困难。
在陇原大地喜迎降雪的同时,省会兰州在经历了一冬天的干旱之后,也迎来了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降雪,24小时降水量达到11.4毫米。据历史资料统计,兰州市1951年以来2月份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2006年2月6日,降水量为4.8毫米,此次降水超过历史同期两倍。其中五里铺、皋兰山、西果园、黄峪乡、兴隆山等地达到暴雪,降雪量达到11.4~14.8毫米之间。
由于这场降雪的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兰州市前期持续的干旱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偏南地区的旱情有望解除。但是,由于降水分布不均,永登大部及皋兰北部的干旱情况仍需密切关注。
甘肃省气象台预计,今天甘肃全省大部分地区将暂时告别降水,预计2月28日~3月2日,甘肃还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
省气象台提示,冬麦区要利用这场降水带来的有利时机,积极耧播化肥,促进苗情升级转化,同时各地要尽快做好农田覆膜保墒工作,为春播打好基础,设施农业要及时清除积雪,做好温棚保温等管理工作。由于去年秋季条锈病发生严重,冬暖易于锈菌越冬,近期降水也易于陇南锈菌侵入危害,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预防工作。此外,陇南市和庆阳市北部等地旱情仍然较重,加之陇南冬小麦已进入返青期,防抗旱工作仍不能放松。
【相关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