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十年辽宁气候还将持续变暖
“辽宁中部在过去50年中,大概每10年温度升高0.4℃以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辽宁未来的气候变暖将比全国平均情况更为显著。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如是说。
未来几十年辽宁气候还将持续变暖
气候的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辽宁应该如何有效应对,以趋利避害?在3月13日举行的辽宁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会上,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主任罗勇对未来气候变化及相关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过去的50年里,我国青藏高原和北方地区温度升高最为显著,其中辽宁温度升高的幅度也比较高。在过去的100年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辽宁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减少非常显著。 ”
从气候变暖到局部地区降水减少,从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到对未来的趋势科学判断,罗勇进一步得出结论:“未来几十年、一百年,辽宁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未来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
高温将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冰川退缩,生态环境恶化,海平面上升,已经发生和未来即将发生的气候变化,将越来越深度地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甚至包括公共卫生安全等。
“在东北地区,温度升高对农业生产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特别是水稻的生产。 ”罗勇指出。
当然,温度升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不少,“暖冬不断发生,使得冬小麦和树木提前发芽和开花,如果春季发生霜冻、倒春寒等气象灾害,就会对农作物和植物造成严重损害。 ”
气候变暖,使得高温、干旱、强降水(洪涝)这些气象灾害发生的强度进一步增加,这使得农业生产的波动增大。与温度升高、降水变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都要相应发生变化。
“辽宁在发展风电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应对气候变化,辽宁应该在发展风能资源方面给予更高的关注和优先考虑。 ”罗勇认为。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省气象部门已选择了百余个风电场场址,累积架设142个10-70米高测风塔进行为期至少1年的逐时风能资源实测。未来,全省范围内将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风能发电网,不仅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改善辽宁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还会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减缓和适应两方面并重以趋利避害
气候变暖,企业应对得当也可能盈利,比如冷饮行业,高纬度的旅游业、航运业,太阳能、风电利用等。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二者应该是并重的。 ”罗勇表示。
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除了在农业生产上有针对性地去改变、改良作物的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节水农业,还可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序,节约用水,进行空中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水淡化等;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改进公共卫生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气候变化可能会诱发疾病的预警系统等;针对海平面上升的挑战,要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加强堤防建设等。
应组织制定统一的减轻和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战略规划,加强综合应对能力建设,调动各方力量,科学、有效、有力、有序减轻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当然,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不仅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记者 徐晓敬 郭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