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今起气温降 忽冷忽热谨防气象病
中国天气网讯冬春转换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受此影响,北方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这种忽冷忽热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容易使人患上各种“气象病”。专家提醒,春季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增强体质。
目前,北方各地还处在冬春转换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忽强忽弱。这使得北方地区的天气较快,气温起伏很大。3月15~17日,由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少,东亚中高纬度偏北气流维持及下沉增温等因素的影响,白天阳光好不吝啬的释放其能量,气温出现了大幅上升。
17日,首都北京的平均气温达22.4℃,虽比去年同期的22.6℃略低,但从1971年到2000年这30年间,3月中旬出现此高温实属罕见。京城昨日高温另一罕见现象是郊区比城区普遍高3至5℃:门头沟雁翅镇最高气温达28℃,斋堂地区达27.8℃;同一天,河北石家庄气温最高达到30.4℃,超过历史同期最高气温8.2℃,在邢台市内丘县,气温更是以超过历史同期10℃飞速上升至33.2℃,改写历史同期记录;山东济南已25.9℃收尾当日最高气温,而寿光却以29.7℃平了山东省同期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历史记录,比上次历史记录出现时间提前了13天(2003年3月30日淄博地区出最高气温29.7℃)。
![]() |
3月17日,一女孩在石家庄世纪公园用衣服遮挡骄阳。
不过,这种由干暖气团及焚风效应联手制造的晴热的天气从今天起将会中断。中央气象台预计,18-20日,受东移南下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届时,我国淮河以北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地区还将出现4~8℃的降温天气,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超过10℃。另外,18-19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黄淮大部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今天,黑龙江大部、吉林西部等地还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天气。降水也将使上述地区的气温较前期有所下降。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乍暖还寒、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现在这种忽晴忽雨、忽冷忽热,很容易患上各种“气象病”。
气象专家解释说,由天气或气候原因所造成的疾病统称为“气象病”,天气变化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影响身体健康,天气变化频繁的春季也是“气象病”的高发时期。当春寒渐去气候逐渐变暖时,如果人们衣着单薄,或者过早过多地脱去冬衣,换上春夏服饰,容易伤风感冒。在室外劳作后出汗脱衣服,或在室外温热环境中吹风,如果体质较弱,还会受风热的影响发生风湿病。这类风湿病,除了可以从皮毛、口鼻侵犯到肺部外,还能引起心肌炎、中毒性休克等重症。在风热的环境中,致病的微生物很容易繁殖、传播。
专家还提示说,在这样的天气时节,如果头部、身上出汗应该及时擦去,切忌马上脱衣。室外作业或春游、远行时要带好雨具,不要久居湿地和当风之处。室内白天通风后,夜间要关好门窗。脱衣不可过快,要根据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特别是应该多备几件背心之类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