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3?23公共气象服务多形式宣传受观众热捧

3?23公共气象服务多形式宣传受观众热捧

时间:2009-03-22 12:12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3月22日,中国气象局对外开放活动在国家气象局举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受到观众热捧。

  作为中国气象局科普宣传的主力,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针对“323世界气象日”的开放活动进行了多手准备,从网络到展厅,从问卷调查到专家现场咨询,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令观众大呼过瘾。

  

  3 月22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胡欣现场给小朋友解答问题

  在气象科普展厅,更新了大部分内容的展览使观众耳目一新,多种气象科普产品和气象成就展示令观众全面感受气象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形象生动的模型展示是观众最为感兴趣的部分。而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公共气象服务内容,尤其是网络上的逐小时天气实况发布以及气象预警信息的及时性都成为观众关注的热点。

  在国家气象中心外的展台,各种科普书籍和专刊的发放,令观众再次聚焦公共气象服务。为了更到位更及时地做好服务,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专门设计了一份公众气象服务调查问卷,19个问题从天气预报的满意度和公众气象服务的多渠道入手,全面了解公众对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需求,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天气预报,了解公众气象服务。

  

  3月22日,中国气象局院内,一位老人认真填写调查问卷

  现场的宣传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在中国天气网上,最新的气象科普频道和世界气象日专题在323之前上线。在期前与搜狐联合进行的在线访谈受到网友很高评价的基础上,中国天气网特邀数位气象专家,在中国天气网的编辑部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从上午9时开始,已经有数十位网友进行了提问。

  

  中国天气网专家在线回答网友提问

  在展厅现场,一个“最后一公里”的展位吸引了不少观众围观,长时间以来,各种突发性灾害的预警信息如何准确及时传递到每个人,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城镇中,通讯手段多种多样,手机、电视、网络都可以成为气象灾害预警的传递手段,而在通讯手段比较薄弱的农村偏远地区,解决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中国气象局与各级政府合作 ,在许多偏远地区加装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系统,同时利用农村现有的电话、电视和大喇叭广播,全力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采写:中国天气网记者李景旸)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展厅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