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秦大河撰文说气候立法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秦大河撰文说气候立法

时间:2009-04-22 07:34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核心提示】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在4月22日第40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秦大河院士的文章,一起走进关注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家园的队伍。

  

  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海报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有四点基本科学认识:一是过去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预估未来100年全球气候还将继续变暖。二是在这个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增强、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匮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三是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四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人类活动很可能是近半个世纪全球变暖的主因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2007年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新一轮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指出,1906-2005年的一百年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74℃(0.56~0.92℃),其中后五十年的升温速率几乎是百年平均速率两倍;1961年以来的观测表明,增加到气候系统内80%以上的热量被海洋吸收,升温已延伸到3000米的深海,海水热膨胀并导致海平面上升,二十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约0.17米。

  报告指出,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大于90%的可能性)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这个结论主要来自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科学家们发现,只有同时考虑自然因子和温室气体的作用,才能模拟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由此证明:气候系统变暖毋庸置疑,人类活动很可能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评估报告还论证了1750年以来由于太阳输出量的变化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仅为0.12(0.06-0.30)瓦/平方米,比人类活动的0.12瓦/平方米小一个量级,说明太阳活动在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中所起作用很小。

  未来100年,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暖。科学家采用多模式多排放情景,预估全球地表到二十一世纪末平均增温1.1~6.4℃,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0.18~0.59米。即使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浓度都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全球地表气温仍将保持每10年0.1℃的增温速率。如果排放不低于现在,未来全球气候将持续变暖。虽然科学家给出许多确凿结论,但也给出了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一些关键的不确定性,如平衡气候敏感度、碳循环反馈的不确定性,不同气候模式对云反馈、海洋热吸收、碳循环反馈等机制的描述差别很大,气溶胶对气候系统和水循环的影响仍不确定,格陵兰和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的未来变化,特别是冰体动力学导致的变化,影响对海平面上升的预估精度。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