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近千亩农作物“喊渴” 未来降水缓和旱情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春季以来,严重旱情已造成山西近千亩农作物缺水受旱,旱情极为严峻。明天起,从西北东部开始自西向东将出现降水过程,山西省降水主要出现在8日,对缓和旱情十分有利。
高温少雨持续导致旱情发展
山西省气候中心4月气候影响评价显示,4月份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月平均降水量为10.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4%,比去年同期偏少36.6毫米,是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六个少雨年。4月份全省月平均气温为13.4℃,较常年同期偏高1.9℃,比2008年同期偏高1.1℃,是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高值。持续的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及多大风天气,土壤水分蒸发大,使旱情不断发展,旱区迅速扩大,严重的旱情对目前冬小麦的生长和春播工作均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近千亩农作物“喊渴” 专家赴旱区督导抗旱
山西省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815万亩,其中小麦受旱613万亩,严重受旱357万亩,分别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56.6%和33%;全省旱白地缺墒面积达2250万亩,其中1105万亩因旱无法正常播种,致使春播进度略慢于上年。
国家农业部高度重视山西旱情的发展情况。5月5日,在前期加强调度指导的基础上,农业部派出工作组,赶赴临汾、运城、晋城等受旱严重的地区,指导农民根据不同作物和受旱程度,因时因地因苗进行田间管理,督导抗旱工作。
未来降水将缓和旱区旱情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7日开始,从西北地区东部开始自西向东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8日,华北大部、黄淮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部分地区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次降水过程对缓解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的旱情十分有利。
背景: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山西降水量持续偏少,尤其是去年11月份以后,长达一百多天连续无有效降水,是1999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致使全省发生了严重的冬春连旱,给小麦越冬返青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造成114万人、21万头大牲畜吃水困难。为此,1月17日,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发布干旱黄色预警,启动抗旱Ⅲ级响应行动。2月3日,随着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呈扩大趋势,预警等级“提升”为橙色预警,启动抗旱Ⅱ级响应行动。2月份,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下,四次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让山西省小麦主产区干旱的麦田喝到了“甘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因此解除了晋城、长治、临汾、运城四市的干旱橙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