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东北6月来降雨偏多 低温影响作物生长

东北6月来降雨偏多 低温影响作物生长

时间:2009-06-23 07:28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国家气象中心农气室副主任毛留喜(右)

  连线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副主任 毛留喜

  近期,东北地区持续了半个多月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专家表示,这种持续性的低温、阴雨现象,使东北地区主要的作物生长缓慢,苗情总体比较差,预计这样的天气还将持续。

  雨水连连 低温作怪

  从4月底到5月底,东北地区一直受干旱影响。进入6月以来,受东北冷涡影响,东北地区连续出现降水天气,对当地旱情有了很大的缓解作用,但降雨也同时也使农作物产区气温明显偏低,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使东北地区主要的作物生长缓慢,苗情总体比较差。

  国家气象中心农气室副主任毛留喜告诉本网记者,这种天气现象是由东北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东北冷涡”造成的。俗话说“东北冷涡性无常”,受东北冷涡影响,自6月开始,东北地区常会出现低温、连阴雨、冰雹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夏季低温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日平均气温低于17摄氏度,则被称为低温冷害。

  解放以来,夏季低温曾造成东北地区5年粮食产量明显减产。低温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程度主要与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出现的时段及距平值大小有关。此外,降水、日照、作物品种以及社会生产力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但总而言之,严重的、持久的低温天气是东北地区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

  伴随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近几年,东北地区的低温冷害发生的频率已经有所减少,而今年的低温是否会影响我国的粮食产量仍需关注。同时,作物本身也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如果后期气候条件转好,作物的产量将随之提高。

  

  国家气象中心农气室副主任毛留喜

  今年东北夏日姗姗来迟

  今年东北地区的夏日天气可谓姗姗来迟。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降水偏多。像是沈阳,上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5.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而沈阳常年入夏时间为6月18日,而眼下沈城的日平均气温还不足21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为夏季),较常年同期偏低0.4摄氏度。

  毛留喜表示,东北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这种低温天气,今年从5月29日至今,东北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常年都要低1到3摄氏度。目前,东北北部气温比南部低,吉林创下1975年以来最低气温,黑龙江气温创1965年以来第二低。不过夏至已至,就意味着炎热也不会太远了。

  

  麦收

  本周降水仍频繁 提醒农民注意查苗补种

  目前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已产生不利影响,据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东北地区降水依旧偏多,气温偏低,7月后气温将会有所回升。在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低温、多雨的天气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农民朋友及时查苗补种,补种一些较为早熟性品种,在保证面积的前提下,争取做到不减产。

  对于东北地区的大豆和玉米等旱地作物,要及时的进行春耕松土,促进地温升高;水稻产区进行潜水灌溉,以水调温,适量施肥,促进水稻的生产。

  另外,东北的海伦、绥棱等地部分低洼地块出现积水,继续降水有可能发生内涝。建议各地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查田排水。

  科普知识:

  东北冷涡:是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出现在北纬35°-60°,东经115°-145°范围内。东北冷涡是从地面到6000米上空的一个冷性气柱,这个冷性气柱呈逆时针方向且不断旋转,但移动缓慢,维持时间比较长,其影响一般为3~5天,甚至更长。

  东北冷涡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其活动最大密集带从4月份开始逐渐向南移动,6月份达到最南端,冷涡也达到其活动的最强盛期。

  相关阅读: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