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是否考虑买份“中暑险”?

是否考虑买份“中暑险”?

时间:2009-06-30 07:34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2009年6月25日,河南连日来出现高温天气,郑州最高气温达到41度,地表热浪滚滚。

  “6月25日下午,西安市新城广场地面温度高达47℃”

  “上海出现136年气象记载史上‘最早的夏天’”

  “36.4℃杭城五月超高温 气象专家称高温已成浙江主要自然灾害”

  “山东6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济南迎来58年来同期最大降水”

  “35.6℃昨气温90多年来同日最高”

  “河南商丘遭遇特大雷雨暴風襲擊致16人死亡”

  “42.1℃ 骄阳似火热浪滚烫石家庄市昨日烤似‘火炉’”

  7月未至,伏天未到,一轮轮的热浪和强降水却频频袭来。不管是高温还是强降水,这些新闻都出现的太早了。不要再故作镇定,气候变化已经发生了,此时此刻!

  难道是人们的大脑钟情于这些惨痛的灾害信息?醒醒吧,即使不用看新闻,单单从自己生活的城市,也能感受到气候在变化。记得小时候上幼儿园,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的时候才能穿上漂亮的小纱裙,而今年,五月中旬已然换上短打,暴露在蒸蒸烈日之下。幻想自己是《骆驼祥子》中的某个人物,游走在北京城的各大街道,地面被烤的发烫,植物被晒的发蔫,不同的是,那时候没有随时发生的交通堵塞,没有嗡嗡作响的空调,心静自然凉也还说的通,现在的北京,躲在树荫下仍旧感到燥热,知了的声音也无从找寻,处处的水泥森林,让本就难捱的高温又叠加上了热岛效应的结果……夏天来了,如同很多其他城市一样,今年我们有最短的春季和最早的夏季。

  

  6月24日,超过41度的高温袭击河北石家庄,令当地市民燥热难耐,地面温度最高超过56度

  “北京大学教授王绍武表示,入夏早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同时可能出现的还有更多的强对流天气和极端天气现象,由此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也会相应增加。

  国新办5月11日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还真是适时之举。白皮书的发布虽是以“5?12”汶川地震为由,但却能从中读出几分气候变化的意味——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大,降水分布不均衡、气温异常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洪涝、干旱、高温热浪、低温雨雪冰冻、森林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可能增多,出现超强台风、强台风以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任务更加繁重。”

  

  2009年6月24日,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紧急为中暑昏迷的患者输液、吸氧。河北石家庄市气温继续攀升,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左右

  如果说暴雨会引发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那高温会带来什么?刚入夏时的高温天气会使得小麦灌浆受到阻碍,直接造成粮食减产,波及到人,中暑、甚至可能会造成死亡。在河南,已有四名老人在酷暑中猝死。在印度,连续的高温已导致全国至少120人死亡。现在我们是北方干热,往南方看去,却一片大雨滂沱。先有“莲花”登陆福建,20万人受灾,“浪卡”又紧跟其后,来势汹汹,同时,云南也遭遇大雨19万人受灾,5人死亡。

  源于自然灾害,每年到底会有多少人员以及经济损失?由此而牵连出的保险理赔、医疗费用又有多少?我们虽不能将这些灾害的直接原因归咎于气候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会增加,程度也会加深。你大可以坐在空调屋里蒙蔽双眼,告诉自己环境依旧美丽;你也可以开车去郊外享受不一样的宁静时刻。气候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一个行为变好或恶化,我们需要你们的力量一起拯救这个气候,避免最严重的气候灾难!

  

  2009年6月25日,石家庄施工工人抱桶畅饮

  (稿件提供:绿色和平 作者:李昂 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我在乎,我行动”网站)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