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川渝地区旱情缓解 南方稻区“寒露风”将至 谨防其害

川渝地区旱情缓解 南方稻区“寒露风”将至 谨防其害

时间:2006-09-08 01:15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9月2日~7日,川渝旱区大部出现30-60毫米降水,重旱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有效地改善了四川盆地、重庆大部的土壤墒情,川渝地区大部持续已久的大范围干旱终告结束,为开展晚秋作物的播栽、育苗等灾后恢复性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灾后生产自救。

  川渝旱区大部从9月上旬至冬小麦播种、油菜移栽前仍有1200℃~1300℃的≥10℃积温,各地要抓紧农时开展晚秋生产,充分利用晚秋的热量资源,种植一季生长期短的作物;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林果树势的恢复,以减轻旱灾的后续影响。

  久旱之后,大部分农田土质疏松,水利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应注意防范大旱后强降水造成的洪涝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时要加强农业水利设施修护,增强蓄水能力,注意节水蓄水,合理调配水源,确保明年春季农业用水充足。

  降温、降雨天气过程给川渝重旱区带来丰沛降水的同时,也给南方处于水稻产量形成期的区域带来了明显降温。近日,江淮、江汉、江南北部气温已接近或低于水稻灌浆、抽穗的适宜温度,对一季稻灌浆、晚稻穗分化不利。

  预计9月7~9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和降雨过程,降温幅度一般为5~9℃,江南北部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将可能降至20℃以下,使处于孕穗、开花期的晚稻将面临“寒露风”的威胁,将会对晚稻抽穗、扬花、结实造成影响。

  南方稻区应注意以水调温、调湿,在冷空气到来时灌深水,减缓降温过程,待冷空气过后逐渐排浅;采用日排夜灌或人工喷雾、喷灌等方法维持田间温度;及时喷施根外肥和生长激素,以改善稻株的营养条件,提高抗寒能力,减轻寒露风的危害。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