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川渝大部旱情明显缓解 应抓紧农时进行灾后恢复性生产

川渝大部旱情明显缓解 应抓紧农时进行灾后恢复性生产

时间:2006-09-08 00:40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进入9月以来,川渝旱区大部天气相继出现转折,高温天气基本结束;9月2日-6日,四川盆地大部出现明显降水,川渝旱区大部出现10-50毫米降水,重旱区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四川东南部、重庆部分地区降雨量有50-100毫米,局部降水量大于150毫米,此次降水有效地改善了四川盆地、重庆大部的土壤墒情,旱情明显缓和。根据土壤墒情对比结果分析,降水之前,川东旱情开始缓解,但重庆大部旱情依然较重;降水过后,川渝地区土壤干旱范围明显缩小(图)。至此,川渝地区大部持续已久的大范围干旱终将结束,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导致秋粮失收、晚秋生产难以开展的局面得到扭转,为开展晚秋作物的播栽、育苗等灾后恢复性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灾后生产自救,以减轻旱灾的后续影响。建议:

  1、抓紧农时开展晚秋生产,力争大春损失晚秋补

  目前旱区大部至冬小麦播种、油菜移栽(11月上旬)≥10℃的积温为1200℃~1300℃,可种植一季生长期短的作物,如:再生稻、洋芋、红苕、玉米、大豆和秋菜等,各地应抓紧整地,抓住这次降水的有利时机,及时播种或移栽秋菜、秋芋、秋粮等晚秋作物,以弥补伏旱高温对今年秋粮作物造成的损失。

  2、促进经济作物恢复生长,提高产量、品质

  前期干旱致使柑橘、夏橙、柚子、柠檬等果实的膨大受到抑制,降水后,易产生裂果,要适时喷施肥料,恢复树势,防止雨后造成大量裂果。持续高温干旱导致部分花芽异常分化,秋花可能较常年偏多,要及时摘除。雨后部分树可能萌发较多的秋梢,要采取措施,加速秋梢老熟;同时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止内涝。

  3、加强农业水利设施修护,确保农业用水

  久旱之后,大部分水利设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蓄水能力下降,增加了水患危险,各地要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调查和维修整治,防御强降水引发洪涝灾害,增强蓄水能力,为来年春灌提供可靠水源保障。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