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运会气象保障的“三零”目标
中国天气网讯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09年10月16日至28日在山东省17市举行,时值建国60周年和全运会创办50周年。
气象保障部是十一运会组委会设立的20个部室之一。良好的气象保障服务是任何一个重大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定心丸。作为气象保障部的部长,山东省气象局局长湖涛身上肩负着重大责任。
虽然十月中下旬通常是山东一年之中天气最好的时段,但这一次全运会的气象保障任务却十分繁重。首先是因为比赛时间跨度长,“比赛共分33个大项,362个小项,20%左右的项目在开幕式前就在进行了”;其实是因为赛区多达17个,“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以来设立赛区最多的一届”。这些都对气象保障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巨大挑战。
![]() |
山东省气象局局长湖涛(右)接受中国天气网记者采访(摄:关禺)
实际上从山东申办十一运会开始,山东省气象局就开始开展跟进式气象服务了。
在之前6月30日的十一运会气象服务工作会上,湖涛曾动员气象部门“要认真细化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和开幕式人工消雨作业方案,行程倒计时100天气象服务方案、开(闭)幕式气象服务方案、火炬传递气象服务方案等一系列子方案。”
“我们为了全运会的海上项目增加了很多海洋监测的服务”,此外湖涛还提及这次大范围的区域自动站可以提供更精细化的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山东现在有15部气象移动台、2部移动雷达”,这些都可以为开闭幕式或场馆提供现场的检测和预警,“从技术和手段上来说,我们比过去更加先进了”。
面对十一运会组委会提出的“零差错、零失误、零投诉”的工作目标,湖涛说气象部门会在每个步骤上都响应这一口号,“天气预报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但如果有一次没有报好,我们就应该分析这个原因是技术上还是人为造成的。”
他表示有信心在气象保障方面实现这一目标。“虽然这个要求确实很高,但我们要从责任心出发,尽量做到圆满。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