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深圳下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深圳下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时间:2006-09-21 08:34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圳建市以来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向全市印发有关气象工作的文件。

  《意见》指出: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真转真变的高度出发,抓好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的精神上来。把气象工作摆到一个重要位置,在重视程度,资源配置和改革创新的力度上,进一步加强,使它与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总体战略目标相配套,与建设国家创新城市、生态城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格局相匹配。

  《意见》确立了深圳气象的定位,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深圳市气象事业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加快深圳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即是:要按照“四个一流”,即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和力争“走在全国前面”定位气象工作。抓住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创新;结合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组合,做大做强。发挥体制优势和区位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行业管理,整合全社会气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发展合力,把气象建成全国全省一流的单位,成为全国气象工作的一个窗口。

  《意见》要求,以实施“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加快建设一个与全国、全省气象大网络、大格局、大思路相衔接,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应急服务体系。在2010年以前建设四大基础平台,总体实力达到规模相当城市水平,在预报质量、服务产品及防灾应急能力方面,领先全国同等城市水平。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一是建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形成以卫星接收、多种雷达、风廓线仪、GPS/MET、多要素自动站等遥感遥测、自动传感器组成,涵盖天气、气候、雷电、大气、生态、人工影响天气、天文科普,包括立体、移动、精细、特种观测手段在内的,具有密度大、传输快、时空分辨率高的观测体系,通过自动、连续、无间断监测,并通过和周边地区、本市各部门的观测资料交汇,形成综合立体观测网。二是建立和完善精细化、无缝隙、集约化的预报预警系统。提高预报预警质量水平,形成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体制,把预报预警做精、做准、做细,以科学、准确、超前的预报预警、预测预估,增强在防御重大灾害、服务重点工程与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救援的机动保障能力,尤其要在目前还比较薄弱或空白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及大气、生态、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面取得突破,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多功能、全方位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力求在城市内涝、海洋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旅游气象、医疗健康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和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突破。四是建立健全专业化气象技术支持和保障系统,确保在重大、危险天气过程中各种气象现代设备正常运行。

  《意见》指出,当前要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市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尽早安排评审、立项和建设。二是统筹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布局。推进气象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总体效益。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将各部门自建的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的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纳入气象观测网络的总体布局,实行统一监督、指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度共享。三是建立由各有关部门共建共享的气象信息平台。

  《意见》指出,在加强气象科技的应用研究方面,各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要站在经济发展全局,高度重视,增强合作,依托全市科技研究开发大平台,逐步形成部门、行业、大学、社会科研机构和企业相结合的气象科技研发体系。把气象“十一五”规划中的科技部分纳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增强气象能力建设。建立跨部门跨行业气象预警会商专家库,设立社会公益性的开放研究实验室,充分发挥专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气象工作的三个新突破:一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方面取得突破。

  《意见》指出,在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提高保障方面,一是加强气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各级人事、教育等部门从应对突发灾害性事件、应对气候变化、应对资源压力的高度,重视并解决好气象部门的人才短缺问题。依照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需要出发,调整职能定位,解决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结合《公务员法》实施和事业单位改革,形成与目标任务手段相配套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二是推进深圳气象法制建设。加快气象立法进程,积极开展立法配套研究,尽快拟定《深圳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进一步加强深圳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和效果。建立健全以综合探测、气象仪器设备和气象业务技术为重点的气象标准体系。加强气象综合探测设施和气象服务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气象行政许可工作,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切实保护好气象设施及探测环境,严格禁止非法从事气象探测活动,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信息发布、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护、气球施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依法规范气象资料使用行为,加大对非法刊播气象信息、非法使用气象资料进行论证评估活动的处罚力度。加强气象法规和科普教育。将气象法规纳入我市普法规划,把气象科普纳入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效果,切实提高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和防灾意识。【来源:中国气象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