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内蒙古两地旱 近期无雨难解渴
中国天气网讯 8月以来,内蒙古、广西的旱情明显,由于降雨偏少且分布不均,气温偏高,两地的旱情持续发展,造成较大农业损失。
广西8月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
8月1日以来(1~30日),广西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偏少3~9.8成。全区平均降水量为9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成,偏少程度居1951年以来同期的第3位。
8月份,广西共出现三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其中8月19~29日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达11天,过程极端最高气温38.5℃(融安、鹿寨)。
高温少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截至8月20日全区有33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中旱6个,轻旱27个,无重旱县市。下旬干旱迅速发展,至29日08时,全区共有69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重旱11个,中旱27个,轻旱31个。
![]() |
8月30日降雨前,广西省干旱分布图
8月29日08时至31日08时,河池、柳州、南宁、崇左、来宾等5市的11个县气象部门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有效降水。过程累计雨量,100毫米以上有2个县区的2个乡镇,最大的是那坡县百省乡下华村116.3毫米。
广西自治区气象台预计,未来七天天气与历年同期相比,全区平均气温将偏高1~2℃;桂南地区降雨量为10-30毫米,桂北5-10毫米,大部地区偏少6~8成。
具体预报如下:
9月1日~2日,桂南和桂西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大雨;
3日~6日,全区多云到晴,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4~36 ℃。干旱维持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关阅读】
广西干旱66县市受灾 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内蒙古东部旱区近期仍少雨 旱情持续
7月份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伏旱,全区12个盟市、72个旗县不同程度受灾。由于干旱发生在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和农作物需水高峰期,受灾农牧户损失严重。
据统计,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3841.45万亩,其中绝收722万亩。受灾草场面积6.3亿亩、未返青草场3.1亿亩、返青后枯死草场1.3亿亩。全区有2000多万亩林地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需要重新造林的面积有200多万亩。
8月27日,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通辽市等盟市气象部门利用有利天气条件相继实施了飞机、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截止8月28日08时,增雨飞机累计增雨作业飞行11小时43分钟;地面火箭累计增雨作业7点次,发射增雨火箭弹58枚。赤峰市、兴安盟等盟市针对强对流天气进行防雹作业8次,发射人雨弹305发。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31日至9月3日,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将有一次阵性降雨过程,一般以小雨为主。而东部偏南旱区仍无明显降雨。旱情可能持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