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初霜冻及对作物的危害

初霜冻及对作物的危害

时间:2009-09-02 11:36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资料图片:霜冻下的作物

  什么是初霜冻

  霜冻是指在初秋春末季节里,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温度骤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霜冻是以地温(地面最低温度)首次下降到0℃或以下时,作为初霜冻出现的指标。

  入秋后的气温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入侵而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我们通常把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称为初霜冻,因为初霜冻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农作物"秋季杀手"的称号。温度降得越低,霜冻的威力就越大,造成的损失也越严重。

  我国各地区初霜冻的出现时间

  我国地域广阔,初霜冻日出现日期也大不相同,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的控制,有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推移的趋势。

  东北平原区,由于纬度较高,受冷空气影响较早,故初霜凍出现最早,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最早在9月上旬;华北平原和淮河流域,初霜一般在10月底,即"霜降"前后出現;淮河流域初霜出现在11月初,即"立冬"前后,长江中下遊地区,初霜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出现;华南北部初霜在12月中旬,华南中部初霜在1月上旬;青藏高原地区初霜一般在9月上中旬。

  在我国,受霜冻影响最严重的地带有两条,走向均为东北向。一条在固原-集宁-大庆一线;一条在湘西南-九江-南通一线。一般来说,山的北坡、西坡、山谷、洼地霜冻较重,海滨及山南坡较轻。

  

  (1971-2000年)我国北方初霜冻平均出现时间(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