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探寻千古奇观——敦煌“金光”

探寻千古奇观——敦煌“金光”

时间:2009-09-03 15:56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秋季是最容易拍摄到奇妙佛光的季节,“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

  为进一步了解敦煌莫高窟相关“金光”(宝光)呈现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奇观,今年6月,风景气象研究专家赖比星副教授携助手林睦嘉再次到访莫高窟,探寻“金光”“千佛”景观的新证据。

  

  赖比星认为,大雨后开晴时有云雾弥漫,这样的山峰上可遇金光。

  莫高窟竟现佛光?

  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中国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瑰宝,闻名世间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关于它的创建时间,创建最初理念竟然与一次金光呈现密切相关,这也间接反映了那次金光景象之壮观、魅力迷人之无与伦比。

  6月23日,赖比星与助手登上莫高窟山脊北段,观察在夕阳西下之际的三危山颜色的表现,发现这里的“金光”景观与峨眉山、黄山截然不同,在西下前或东升后较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才易于观赏到,而不是没有直射阳光的“日出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

  因为三危山所呈现的金黄色只有在夕阳西下过程中的阳光照射下才能形成,偶尔有一点薄云遮挡阳光就会变为黄褐色。而太阳落山后,除西天可有绚丽的金色彩霞外,位于东边的三危山色泽则会迅速暗淡下来,看不到金黄色,只有赤褐色、灰褐色,面对这没有阳光直照的景象着实有些令人恐惧--草木不生、远离人际的浩瀚沙山对任何生命(除少数适于沙漠生存的动植物外)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更谈不上“千佛”跃动的景观了。

  

  6月24日霞光映红三危山

  三危山海拔并不算太高,局部相对高差多为二三十米至百余米,却沟壑纵横,雨水冲刷痕迹明显。春夏季节,气温较高,大雨过后,蒸发很强烈,虽罕有大范围的浓雾形成,但一定范围内可有短时的薄雾飘扬,在遍布的重重山头上均有机会目击金光呈现。

  关于莫高窟“金光”可遇见地点,赖比星认为除了三危山上,莫高山上也是一个观测点。而至于“金光”呈现易于为人们观赏的情况,在莫高窟和三危山各自都有其优势或独到之处。

  

  6月25日敦煌三危山秘境

  莫高窟所在地区时有浓云致雨,雨水对于这极旱之地而言至为珍贵,然而雨量竟然不小,方可形成“滂流”。莫高窟窟前有水流淌在大泉河畔,而且碧波荡漾,映照岸边众多阁楼,说明这里有过相当强度的降水,方能形成一定的流量并维持较长的时间(当时的环境条件比现在要好一些);有露水沿树枝滴落禅池,说明莫高窟低层空气有浓密的云雾弥漫。而微风吹奏行道树,发出清幽声声,风在这里正是雾滴变成露水所必须的无形输送力。

  对于莫高窟所在山体而言,为雨后云雾弥漫时,利于观赏“金光”的地方为其整个长达千余米的山脊上,时间主要是在下午。要想遇见“金光”,需要背对阳光,让自己的身影投射到云雾上并注意自己头影周围云雾的色彩变化。但莫高山西侧地势平缓,故不利于观者身体突出于云雾之上,而难于在上午观赏到“金光”。

  其实,三危山所处大气候环境背景与莫高窟是基本相同的(若敦煌地区有大范围降水,三危山与莫高窟都会有相似强度的降水),只是局部小气候环境有所不同,其大小峰峦连绵如网,地表为沙浆岩层,颗粒较大,吸水性较差,急骤的雨水一时难于渗透进较深的层次而匆匆流走,但大雨过后湿润的表土蒸发出的水汽很容易形成云雾。阳光下,人们站在峰体高处、四周为云雾弥漫的清晨或下午,均有机会遇见“金光”。

  

  6月26日林荫中的敦煌莫高窟

  宝光罕见与气候条件紧密相关

  现今敦煌的年平均雨量尽管仅有39.9毫米,但多雨年份亦可达100毫米以上。如1979年达到105.5毫米,敦煌就因连续大雨而被淹没形成一片泽国。当地降水多集中在5-8月份,可有数次较大的阵雨。这里夏季天气炎热,昼夜温差较大,雨后蒸发出来的水汽在下午至黄昏时分甚至次日清晨可产生短时的雾,只要有雾弥漫,受光线照射就有“金光”产生。

  与中原、江南湿润景区相比,敦煌一带极为干旱,宝光呈现可为人们关注的机会远不及峨眉山、黄山等地,峨眉山、黄山每年可见宝光的日数至少在80-100天以上,敦煌估计仅有3天左右,大多在较大降水结束后形成云雾之时可见。

  

  干枯沙化、宽阔平坦的大泉河床,大雨后河水急速奔泻(对岸树林后为莫高窟)。

  尽管宝光在莫高窟呈现的机会很罕有,一旦为人们捕捉,即使是每年一次(天),其所产生的轰动效应非同小可。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的清晨或黄昏之时,如果从敦煌城驱车沿安敦公路向东南而行,就会被几十里以外的三危山呈现的奇特景象所吸引。只见这座陡然崛起、劈地摩天的大山之巅,在日出或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放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如果你此时正在敦煌千佛洞,你会欣喜若狂地大叫:“我看到了金光。”赖教授感慨。

  赖教授此行,证实了“金光”景观在敦煌的确发生过,且在相似条件下的反复重现,这对于风靡世界的敦煌学研究、确认莫高窟创建的最初理念与一次宝光景观呈现息息相关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关阅读: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