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胡锦涛阐述“中国气候观”

胡锦涛阐述“中国气候观”

时间:2009-09-23 08:12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22日上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四点主张。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合国讲坛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立场。

  胡锦涛说,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坚持这一原则,对确保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在正确轨道上前行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积极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

  第二,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

  第三,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应该统筹协调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实际能力的义务。

  第四,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发达国家应该担起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支持。这是对人类未来的共同投资。

  胡锦涛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

  胡锦涛承诺,中国从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切实努力。中国已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胡锦涛表示,中国愿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政要声音

  潘基文:各国应尽早达成减排协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2日呼吁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以便国际社会能够在今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顺利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潘基文呼吁发达国家迈出“第一步”。他说:“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其他国家也会采取果断的措施。”

  奥巴马:发达国家应作表率

  美国总统奥巴马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说,发达国家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作表率。他说:“对气候所造成的大部分损害是由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个世纪中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仍然有责任(在这个问题上)起表率作用———通过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以达到我们为2020年和2050年所分别设定的目标。”

  纳希德:自称“煤矿中的小鸟”

  因本国深受全球变暖威胁,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发言中自称是“煤矿中的小鸟”。他开玩笑地请大家原谅自己流露出的“垂头丧气”,因为“煤矿出事,先遭殃的就是小鸟”。他要求聚集一堂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兑现应对气候变化承诺。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