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18万敦煌人为莫高窟让水不再开荒打井

18万敦煌人为莫高窟让水不再开荒打井

时间:2009-10-21 13:22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到敦煌看过莫高窟洞窟的人,经常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那些塑像、壁画上常年积下的尘土为什么不清除?干旱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风沙侵袭,让莫高窟无奈地“灰头土脸”,也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出了一道文物保护的大难题。

  近几年来,为了保护敦煌生态环境,18万敦煌人不再开荒打井,减少了耕地,放弃种棉花,想尽了各种办法节水。

  莫高窟饱受风沙折磨

  莫高窟、阳关、玉门关、飞天壁画、鸣沙山月牙泉,是甘肃敦煌给人们直观的文化印象。但在这背后,还藏着另一个敦煌,那就是戈壁绿洲,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沙漠进逼。

  因为缺水导致的沙漠化加剧,当地的自然景观受到直接威胁,被人视为敦煌的眼睛的月牙泉的水位连年降低,严重时水位仅有1米,已经快露出泉底。风沙使得莫高窟的洞窟壁画和彩塑层层积尘,与壁画的起甲、空鼓、脱落等现象也有一定关系。

  关于为什么不能对塑像、壁画上的常年积尘进行清理的问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高级讲解员马竞驰解释说,工作人员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尝试清除尘土,最后发现不管用什么办法都会对壁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为了更长久保存壁画和彩塑,只能让他们继续“灰头土脸”。

  为了减少风沙对莫高窟的侵袭,莫高窟外围人工竖起了尼龙网,草方格,人工栽种沙生植物来阻挡风沙。即使这样,马竞驰还要和他的同事们从窟区清理出几百吨沙子。

  当地人介绍敦煌气候时常用“降雨稀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这样的话。这是什么概念?那就是一年蒸发掉的水量超过了姚明的身高,降水却没不过姚明的脚跟。

  而且,随着全球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影响,敦煌地区地下水位从1975年-2001年共计下降了10.77米,目前仍在下降,原有的1万余亩咸水湖和1000余亩淡水湖80%已不复存在。

  也许,只有从根本上改善敦煌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地文物保护的问题。

  全校只有一个水龙头

  60岁的张全爱家住敦煌市郭家堡乡大泉村。从小到大,他每天都要到村南头儿的一片湿地放牧,春秋两季冰雪消融,这里都有大片的季节性湖水。到了夏季,许多麻鸭、灰雁之类的水鸟会来觅食产卵。

  1987年,当这片湿地中最后一片水面消失的时候,成群的麻鸭在老张的头顶哀鸣盘旋几天后飞走,再也没有回来。老张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为了这,他难受了好几天。但他也知道,为了多打粮食、多种棉花,自己和同村的人都在打井抽水。溪水的消失,也许与地下水被长期抽取有关。

  2001年,大泉村通知村民,为了响应敦煌市节水号召,不许再开荒打井。为了节水,城里要推行节水器具,村里的耕地要减少,已有的机井要全部关掉。和全市一样,大泉村最先关闭的机井是机关、中学和小学的自用水源井。

  2007年5月,敦煌市全部自备水源井被彻底关闭,统一使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到2009年9月1日,包含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敦煌市自来水综合水价达到了3元/立方米,比五年前整整高出了5倍。市场价格对节水的调节效果是,敦煌市自来水公司的供水量从过去的每年500万吨一直减少到2008年的360万吨。

  在家里生活的张全爱很不习惯。以前有机井,想用多少有多少,现在可不行了。他买了个大桶存水,洗脸水用来洗衣服、拖地,连淘拖把的水都要泼到院子里湿地皮。

  一滴水不敢浪费的不只是张全爱一个人。老张的儿子在乡里小学当校长。2008年秋季开学,儿子把4个大卡车的废轮胎改成了胶皮水盆。他告诉老张,这些轮胎每个只需花100多元钱。现在,学校的机井被彻底封闭,10亩地大的校园只留了一个水龙头。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每天就用这4只大盆蓄水,师生饮用、校园打扫卫生,外加洒水浇花,都靠它们解决。

  张全爱告诉记者,儿子对政府关掉学校机井的做法很理解。他说,关掉机井是为了节约用水,只有保住了水才能保住学校、保住自己的家。

  种棉花改成种葡萄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敦煌就在国家和甘肃省的支持下搞农业节水。土渠建成了砖渠,渠灌变成了管灌、滴灌、微灌。但是专家对这样的节水措施并不满意。甘肃省水利厅专家认为,在敦煌这样的绿洲,过度的节水会加剧绿洲萎缩。除了关井压田,敦煌得摒弃耗水高的农业品种,也就是棉花。高峰时期,敦煌40万亩耕地中32万亩种着棉花。

  不种棉花种什么?政府希望农民们改种葡萄和大枣。俗话说,一亩园十亩田。种葡萄用水少,收入却更高。农民们开始对此心有疑虑。因为敦煌葡萄的成功种植都在敦煌的另一个小绿洲——阳关。那里的土壤偏沙土。张全爱所在的郭家堡乡土地偏碱性,从古到今大家觉得不适合种葡萄。

  不过,邻村一位叫马生林的农民的事例改变了人们的看法。马生林是郭家堡乡六号桥村的农民,2002年响应政府的号召种植红地球葡萄,四年后他的葡萄种成了,而且在2008年敦煌葡萄节上夺了金奖。当年,马生林的葡萄亩收入超过了1200元,而张全爱的棉花扣掉一亩地200元的水费,收益还不到1000元。他说自己明年也准备试种葡萄。

  出乎敦煌市政府意料,原计划三年发展10万亩林果的节水增收计划,一年就完成了7.2万亩;原定2008-2010年先期关闭全市10%机井(318眼)、压减全市20%耕地(5.4万亩)的任务也进展顺利。

  2008年,月牙泉在历经连续30年的水位下降后,首次出现了水位回升,当地居民对此都很欣慰。这里面,有他们为之做出的种种努力。

  链接

  敦煌面积接近台湾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东面是库姆塔格大沙漠,四周被戈壁荒漠包围,乘飞机到敦煌,空中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只有在飞机快要降落时,才能看到孤零零的一小片绿色。

  敦煌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台湾地区,其中适合人类生存的绿洲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 《世界新闻报》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