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年消失1000余个内陆湖泊
【核心提示】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已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全国平均每年消亡的天然湖泊达到了20个。在历史上曾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现存湖泊面积2438.6平方公里,仅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
武汉晚报11月3日报道 昨日,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球45个国家的1500余名权威专家和政府官员、代表云集武汉,共同探寻湖泊治理保护的“良方”。
大会组委会表示:人类直接能够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01%;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会达到90亿,仅在2008年就有18亿人没办法满足用水需求;二十一世纪人类争夺的是水,而不是石油;挽救湖泊就是在挽救我们自己。
本届大会将集中围绕“全球变暖对湖泊环境影响与新问题及新机制研究”、“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湖泊流域水环境管理战略、政策及法规”等30余个专题开展交流研讨。
会议期间,世界湖泊大会还将特别举办“省长对话”和“市长论坛”以及中日韩少年湖泊湿地保护专题活动。最后,大会将汇集与会中外代表在大会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和观点,向全球发出“让湖泊休养生息”的《武汉宣言》。
我国平均每年消失20个湖泊
记者昨日在世界湖泊大会上了解到,我国快速发展20年付出的代价不小,特别是湖泊资源严重透支。
大会组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0年间,中国已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全国平均每年消亡的天然湖泊达到了20个。在历史上曾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现存湖泊面积2438.6平方公里,仅有上世纪50年代的34%。目前,全省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已减少到217个,比上世纪50年代的522个减少了58%以上。
“我国淡水湖泊生态已十分脆弱,已有1.4万平方公里的湖泊富营养化或已在富营养化边缘,水华暴发事件时有发生,”昨日的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鸿亮担忧地表示,在2007年调查统计的43个湖泊中,有27个湖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太湖、巢湖、滇池等12个湖泊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他认为,湖泊治理不仅是污水处理工程,也是生态工程,应该有一个全流域概念,依据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流域经济,从环境与经济对立转向让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