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卷土重来 京城有望再现雨夹雪
中国天气网讯 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缓慢逼近我国,此次冷空气的强度与上次寒潮天气过程相比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专家分析,本次冷空气在降水方面将胜过10月底至11月初的寒潮。
冷空气步步逼近
11月7-1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先后影响我国西北部和中东部大部地区。其中,内蒙古大部、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大部将有4-5级间6级偏北风,过程最大降温有8-12℃,局地可达16℃。受该股冷空气继续南下影响,12-13日,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将降温6-8℃,部分地区10-12℃。
![]() |
全国降温预报图(2009年11月7日至12日)
除了降温,我国东部地区,华北一直到华南都会有大范围降雨出现。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将先后出现一次小到中雪(雨)或雨夹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大雨。
![]() |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2009年11月8日08时至13日08时)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宗志平分析,这股冷空气主要给我国带来的是降温和雨雪,具有影响时间长,累积降温幅度大,降水范围广的特点。
尤为一提的是,由于水汽条件较好,此次降水将持续7天左右,可能会带来较多降水。所以这股冷空气至少在降水方面胜过了10月底11月初的寒潮。
![]() |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宗志平
上次寒潮天气过后,从4日开始,我国中东部气温回升,且大气比较稳定,无大风天气,不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因而一些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像11月6日早晨,在辽东半岛、河北东部、贵州南部、湖南西部都出现了大雾,多条高速路都因大雾天气而封闭。专家表示,伴随冷空气的到来,部分地区的大雾将在11月9日逐渐散去。
晴朗干燥火险升级 冷空气降雨将缓解旱情
由于近期冷空气的停歇,我国大部晴朗少雨,不过持续升温的背后也埋伏着隐患。随着气温回升,干燥天气的继续,森林火险等级不断升高。在江西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等级达到极高,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防火形势极为严峻。
目前江西、湖南、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广西中北部、广东中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出现中旱,其中云南中东部、广西西北部、广东北部和湖南南部部分地区出现重旱。
本次冷空气将给南方大部地区带来一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持续干旱少雨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北部等地将出现20-40毫米的降雨,局地可达60毫米,对降低森林火险和缓和干旱非常有利。
![]() |
10月29日裸露河床的广西漓江。(来源:新华社)
京城是否会降临第二场雪
京城刚刚在暖阳之下缓过劲,又一股强冷空气开始待命了。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11月8-11日北京有望再次迎来降雪。中央气象台预计,8日后半夜至9日将出现小雨转小雪天气,10-11日将持续小到中雪;且气温也将随之下跌,过程累积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专家表示,雨雪过后,气温不会迅速回升,此后12-16日,北京依旧很冷。
雨雪对于南方旱情缓和非常值得期盼,但对于北方来说雨雪光临后,加之气温下降,易造成道路结冰等现象,可能会给交通、农业和人们生活带来影响。提醒相关部门需做好相应防范措施,市民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
![]() |
北京11月1日的大雪,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摄:赵嫣嫣)
采访的最后专家提到,11月是沙尘较少的季节,因此出现沙尘的地方不会多。不过像北京等地,由于前期降雪给树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有大风出现,树枝折断的现象可能会比较严重,需要特别注意。
科普知识:
干雪与湿雪
雪根据含水状态的不同分为干雪和湿雪。干雪中几乎无水,用手捏不成团,容易形成厚厚的积雪,被风一吹随风飞扬。而湿雪含水分多,在雪层中可以明显看出有液态水的存在,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冻结成冰。
南方容易下湿雪,和水气结晶时的湿度与温度有关。在-3℃至0℃之间的空气里,能够形成完整的雪花晶体,再加上空气中的湿度大,就很容易形成湿雪。而北方易下干雪,北方天气冷,气温低,容易形成微小的雪花晶体,就像细粉末一样,这样的雪含水量就很少。不过随着全球变暖,湿雪在北方也呈增多趋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