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气候变化或影响三峡及南水北调工程

气候变化或影响三峡及南水北调工程

时间:2009-11-12 07:18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图为三峡大坝全景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摄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徐超】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50年中,中国长江流域的地面气温可能上升1.5摄氏度至2摄氏度,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洪灾、冰冻雨雪灾害及干旱等极端性气候事件。

  而这些,有可能对三峡、南水北调这样的重大水利工程构成挑战。

  11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北京正式发布《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提出了上述预警。

  长江作为全球第三长河,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5亿人口。根据2007年的数据,长江流域经济总量为10.2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1%。因此,长江流域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历史来看,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对气候波动的抵抗能力较强,生态系统不像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地区及东北地区那么脆弱。

  不过,报告指出,长江流域的季风特点,决定了该区域受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洪涝灾害的影响。

  根据长江流域内147个气象站点的资料,相对于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整个长江流域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33摄氏度。而2001年至2005年期间,升温达0.71摄氏度。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以及干旱等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呈增加趋势。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徐明研究员建议,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应该首先采取“无悔”的策略,即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尽量采取那些考虑了气候变化因素的措施,做到无论未来气候会怎样变化,都“不后悔”。

  目前,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均为长江流域的重大水利工程。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两项重大水利工程,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带来的冰雪融化速度增加,会造成地表径流增加;如果同时降水也在增加,就有可能增加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并形成强烈的洪涝灾害。此外,还可能造成像滑坡、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会对三峡工程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冲击。

  除了洪涝之外,干旱也会影响到三峡水库的正常运行。实际上,今年秋天以来,由于长江下游江西、湖南等地发生严重旱灾,各地水位普遍偏低,甚至刷新最低水位纪录,已经使得三峡水库不得不放慢蓄水至175米设计高程的进度。

  而气候变化是否会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西线调水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报告表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对气候变化对这两个工程的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主任马超德表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程必须加强重大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调度,确保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在调配水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更合理地考虑水资源的分配。

  据悉,这一报告是在“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计划的支持下,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都山地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和复旦大学等机构的二十余位研究员,共同参与并完成了该报告的编制工作。

  延伸阅读》》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