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南方初雪早来一月 考验政府应急措施

南方初雪早来一月 考验政府应急措施

时间:2009-11-24 20:06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强降雪天气在横扫我国北方大部之后,于15日开始转战南方。雪花比常年偏早一月飘过长江,多省市多项气象历史记录被刷新。大范围雨雪天气致武汉等长江中下游沿线城市天然气严重告急,安徽安庆等地电网运行面临严峻考验,湖北安徽两省共300万人遭雪灾。

  雪情:初雪早入冬势头猛

  11月15日8时至17日8时,西北地区东部及黄淮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安徽中南部、江苏西南部、湖北东部和西北部、湖南东部等地出现10至25毫米的降雪。武汉、南京、合肥、长沙、南昌、贵阳、成都、重庆等城市创下今年气温新低。

  “来的早”是南方诸省气象台专家在接受这场雨雪天气采访时必然会提到的一个词。

  此次降雪刷新了南方多地的最早初雪记录和入冬时间。气象资料显示,南方常年的初雪日期一般都在12月中下旬。据统计,在这次雨雪过程中,上海迎来1951年以来最早初雪、南京迎来近50年最早初雪、长沙迎来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早初雪、武汉迎来了21世纪以来最早初雪、就连素有春城之称的昆明也提早一个多月迎来了当地历史上第三早的初雪。

  在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影响下,南方诸省气温急剧下降,纷纷提早入冬。合肥、南京较常年提前一周入冬,成都、武汉、长沙、上海、杭州、贵阳比常年提前两至三周入冬,南昌、重庆提前近一月。南方人感慨冬天的脚步来的太快。

  灾情:湖北安徽300万人遭灾

  受暴雪天气影响,安徽全省用电荷接近冬季最大负荷预测值1300万千瓦。15日18时起,省会合肥市电网配网13条线路陆续跳闸,造成部分地区停电,停电户数达207万户……

  

  电力抢修人员清除树障,抢修受损线路,全力恢复供电。(许正伟摄)

  15日夜里开始的暴雪造成南京交通大受影响,尤其是作为南京江南江北主要通道的南京长江大桥拥堵严重,数以万计的江北市民只好步行通过大桥到江南城区上班。站在大桥上望去,绵延数千米的步行人潮成为一景……

  

  南京市民排队等车(扬子晚报)

  16日至18日,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广元、绵阳、雅安等地降下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国道108线泥巴山路段风雪交加,道路积雪成冰,从16日至19日连续4天出现交通暴堵状况。拥堵最严重时,从山上一直堵到山下,车队长达20多公里,交通几乎彻底瘫痪……

  

  泥巴山被堵车辆排成了长龙(来源:北纬网)

  在湖南省中医院,到门诊就诊的患者排起了长队,医院的内科、儿科等诊室都是满负荷运转,心血管内科病床16日的使用率达到了117.4%。

  据民政部门统计,15日以来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已造成湖北21个县市区的116.82万人受灾,73.02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610户1630间,损坏房屋11155间。安徽全省共有8市28县(市、区)193.5万人受灾,倒塌民房366户,损坏房屋5717间;雪灾还造成146.9万亩农作物受灾。

  庆幸: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值得庆幸的是,雨雪冰冻天气虽然造成了一定灾情,但也有效缓解了我国南方大部的旱情。

  湖南省自北向南出现的降水过程使湘江全流域水位普遍回升。截至昨日(24日)下午2时,已回升至25.58米。较11月5日出现的历史最低水位高出86厘米。当日,湖南湘江长沙段枯水警报全线解除。

  此外,江西旱情也已基本解除,部分河流水位出现回涨,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云南的前期旱情得以缓解;福建旱饮水困难人口11.47万人,比11月6日减少了26.36万人。

  原因:降雪为何提前这么久

  为何这次降雪会提前这么久?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解释说,南方地区遭遇异常提前的降雪天气,主要是由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发生了显著改变。今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这种改变使得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使得南方出现了大范围雨雪天气。

  与此同时,我国东部地区面临海洋,近期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从海洋上输送过来,尤其在最近随着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方水汽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北送。目前冷热气流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南方近期的降雪天气。

  应对:应急措施有待创新

  大雪给南方诸省的交通、电网、医院、天然气供应带来考验,也对政府的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挑战。经历了2008年初的南方冰冻雨雪灾害,虽然各级政府应急体系上升了一个台阶,但在此次暴雪袭击中,个别地区仍被打个措手不及。

  

  武汉出租车全面停气

  受大雪天气影响,使得全国多处天然气供应短缺。在武汉,面对降温与“气短”的双重窘境,武汉市政府从16日凌晨开始,停止对56家工商企业和全部26个出租车加气站供应天然气。在宜昌,由于马路上“一的难求”,部分出租车擅自增加“燃油附加费”。在重庆,数百辆出租车排队数千米等候加气,场面蔚为壮观,“气荒”并不只“荒”倒了出租车和工业企业,即便是当地努力保证的居民用气,也显得“有气无力”,重庆七星岗一位女市民开热水洗澡,水凉量少,在5摄氏度气温下冷得大哭。

  “有些交通瘫痪的路段居然找不到一辆铲雪车,还需要当地政府从外地调用,延误了除雪时机。”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对媒体表示,基层的应急防范水平还不高,除了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以外,基本救灾物资的储备更显不足。群众更期盼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对极端天气的工作方法能创新,比如实施极端天气物资供应的应急机制,建立极端气候条件下“菜篮子”工程应对体系,防止物价飞涨,商家囤积居奇,市民恐慌抢购。(余晓芬)

  【编辑推荐】

  

  南京万人“踱步”过桥上海明日有望现初雪大雪夜入安徽南京40年来最早初雪

  

  张家界现雨淞景观湖北10年一遇大雪沪迎近三十年最早冬天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