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罗勇:期待哥本哈根之后的更多行动

罗勇:期待哥本哈根之后的更多行动

时间:2009-11-27 07:18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2009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中国天气网讯 “哥本哈根会议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说。

  这时,距离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只有11天。

  将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需要被高度关注和认真面对的问题。两年来,我国领导人在外事活动中对这个问题“逢会必议、每访必谈”。罗勇说,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明显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并且还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在2007年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正面临着直接的压力和挑战。“中国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国之一”,罗勇说全球变暖的表现在中国尤为明显,极端事件如高温、干旱、强降水和台风的强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加。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虽然居世界第一,但这与全球历史背景及中国国情有关。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前天(25日)向中外媒体回应时说,当前大气当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中国只占余下20%里的一部分。同时,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中国有13亿人口,当前人均排放只是发达国家的1/3、1/4甚至1/5。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在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方面还是很落后的”,罗勇说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在能源结构方面受到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动,从国情出发,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两方面进行权衡。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中)接受中国天气网采访(摄:李景旸)

  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气候变化也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研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1/3左右与日常生活有关”,这部分的温室气体来自汽车尾气或空调、冰箱的排放。罗勇认为每个公民都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起,从身边的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每个人的贡献。

  “我想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罗勇说,“我们期待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会采取更多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性行动。”(詹璐)

  相关阅读: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