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商迷上“绿色建筑”新概念
![]() |
绿色建筑(图片来之于网络)
南方周末1月7日报道 从零星的到举目皆是的,绿色建筑变成了中国地产商们争相追逐的对象。这既来源于未来竞争的需要,也来自有着节能减排目标的地方政府之手的推动。
最近,深圳一家名叫世纪星源的地产公司正在湖南长沙建造一个特殊的住宅小区——太阳星城。
他们使用了当地的天然石头、竹子和几种低碳建材,据说一年可减少近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建成之后,他们还将使用十几项技术,使小区每年少排放近5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000万度电的排放量。
在这十几项技术里,用回收的雨水浇灌小区景观花木,每年能省17万立方米水;一种可以获得结构性的遮阳效果的技术,能减排二氧化碳近9000吨。甚至晚上洗脚洗澡剩下的一箱热水,也可以存在地里,让室温直接提高好几度。
他们采用的是美国绿色建筑LEED标准。LEED标准在美国等地已发展了15年,美国一些州和城市要求建筑必须获得LEED认证。
在大大小小的论坛上,地产商们在热烈讨论绿色地产概念 图/CFP
世纪星源对外公布了自行核算出的小区“碳足迹”(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仅仅在一个月前,几家有世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组织才决定统一用“碳足迹”(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确定一幢建筑是不是“绿色”。
2009年12月10日,在中国高级绿色建筑国际峰会上,该公司董事长、系统工程学博士郑列列介绍完长沙太阳星城后,有关专家当即邀请他把样板房搬到世博会的未来馆去,媒体记者更是围了个水泄不通。
郑列列在四年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但他承认这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而事实上,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来说,“绿色低碳”完全是个新词汇,2009年众人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召开,才让这个词汇变得格外流行。
出乎郑列列意料的是,在2009年小区开工仪式上,当地政府的建设部门官员也欣然前来出席。这在当地是很少见的事,这些官员的到场意味着当地政府与郑列列一样对绿色概念心有戚戚。
现在,追逐绿色概念已经成为地产业的新热潮。以绿色为主题的房地产论坛也越来越多,仅仅在过去两个月内,上海、北京、广州就分别举办了一场类似的论坛。刚刚获得了LEED认证的万科新总部和招商地产的绿色城区代表——“金山谷创意产业园园区”在论坛上成了焦点。
虽然目前对地产商的绿色建筑实践尚没有准确的调查数据,但按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副主任汤民的估算,“近两年来,排名前十的开发商都在成体系地做,而少数二线开发商则把绿色当成了差异化竞争的秘密武器。”自2006年住建部的绿色建筑标准颁布以来,得到星级认证的二十余个项目里,有十个都是汤民的团队提供的咨询服务。
EMSI(君凯环境管理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周燕也有类似的感受,“从只有零星的跨国公司总部申请认证到外资房地产公司试水,再到现在连民营公司都主动找上门来,简直是进入了一个快车道。”EMSI是协助中国房地产商申请美国绿色建筑LEED认证的一家美国咨询公司。他们曾担任太阳星城、当代MOMA等绿色建筑项目的咨询顾问。
跟地方政府不谋而合
“你究竟是要搞公益事业,还是弄个好看的噱头?”胆大的员工曾经向郑列列直接提出质疑。后来选址在长沙,当地的合作伙伴也觉得这房子盖出来肯定亏,成本必然增加,消费者还不一定买账。
但当2007年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实验区时,事情悄悄起了变化。
“因为长沙太阳星城的绿色低碳社区理念与两型社会恰好吻合了,长沙和湖南的建设部门开始主动为我们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各种便利。”郑列列现在回忆起来还显得异常兴奋。
当地建设部门先给名——“长沙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后给资金和政策——造价2亿的太阳能系统,政府补贴一半;同时还推荐给世界银行,希望长沙太阳星城能再多拿到一笔资金支持,引得美国大使馆和CNN都前来参观和采访。如此这般,员工早就没有了质疑;亏本买卖的风险也降低了,一方面有了资金支持,一方面甚至得到了当地建设部门的官员个人支持,纷纷表示明年预售时也要买一套。
郑列列和长沙太阳星城是懵懂中撞上了政策支持,更多的地产公司则是主动去寻找政策的契合点。
万科是绿色建筑的先行者之一,2004年在上海做第一个绿色建筑“朗润园”时,正值上海市政府刚刚开始推行绿色生态住宅,朗润园除了做成政府要求的“四高小区”,还把节能率做到了50%,间接为政府制定下一步政策提供了参考。朗润园项目工程师季瑜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政府发现一项技术在某小区成功后,就会慢慢引导到政策里去。”
三年前介入绿色建筑时,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的理念也是先于政府规定一步。当时上海市还没强制要求建筑节能,绿地订的目标是比以前节能一半;2008年政府强制要求节能一半后,绿地的目标就提升为比以前节能65%,当年三分之一的项目达成目标,今年的计划是全部达到。
先走一步的好处就是,绿地得到了500万元的上海市专项节能基金。而绿地在南昌的一个项目,正是因为满足了政府做绿色生态小区的要求,才顺利拿到了地块。
直到中国政府在匹兹堡会议上承诺减排后,各个部委和地方政府更是明确开始启动资金或政策上的支持。2009年12月初,财政部给重庆、合肥、宁波、邯郸等21个城市下发了5000万-8000万元不等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项目财政补贴。
而早在2007年,重庆市建委就给节能65%以上的低耗能建筑企业减免税收,以达到推广的效果。重庆地产业龙头——龙湖地产即刻在2010年给所有新盖的房子装上了LOW-E玻璃等保温节能材料,虽然增加了不少成本,但年终时同样获得了不菲的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