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应对急剧发展旱情
为应对旱情,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1月15日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要求全省各地全力抓好以抗旱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工作,加强抗旱调度,确保抗旱水源和人畜饮用水安全,把因干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由于降雨稀少和持续高温,河南省旱情急剧发展。截至11月13日,全省受旱面积已达210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60多万亩。干旱还造成山丘地区41万人、10万头大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
9月下旬以来,河南省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持续偏少,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晴暖少雨天气。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为18.4℃,比常年同期偏高3.0℃,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截止11月上旬末,全省各地的日最高气温仍然在20℃以上,特别是“立冬”之后的11月8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25~28℃。
与此同时,10月份以来全省大部无明显降水,10月上旬至目前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5.2毫米,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少92%,仅次于1979年同期的3.8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少值。除豫西西部、南阳西南部和淮河以南地区降水量为10~36毫米外,其余地区均不足10毫米,其中东北部21个县市滴雨未下。
河南各级气象部门把抗旱气象服务为当前重中之中工作,积极做好为气象服务。省气象台加密天气会商,主动、及时提供决策气象服务;科研人员通过分析卫星遥感资料,每五天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一次小麦苗情、大型水库、土壤墒情等遥感监测信息;气象专家通过新闻媒体等提醒农民针对不同苗情采取控水限制生长、镇压控制生长等生产措施;省人影指挥中心坚守岗位,提前做好了飞机增雨准备工作,在条件适宜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省局领导随时向省政府领导汇报旱情发展趋势,提请各地做好麦田管理工作,提醒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做好相关防御工作。
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27830万元,日最高出动劳动力97万人,累计抗旱浇地1550万亩次,临时解决了15.8万人和4.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但随着旱情的持续发展,我省2500万亩没有灌溉条件的农作物会受到严重影响,山丘地区临时性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将会继续扩大。(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