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全国气象部门2007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活动在京启动

全国气象部门2007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活动在京启动

时间:2006-11-19 10:44    来源:问天网    编辑:天气网

  将拥有413万之众的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料峭的初冬中正悄然“热身”。11月18日,中国气象记者从北京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2007年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硕士专场)活动现场了解到,“曾经的职场冷门”气象局在今年首场招聘活动中迎来了2500位硕士以上学历的求职者,并取得了签约千余份的好成绩。

  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开场仅22分钟,招聘现场就涌进了462位求职者。分布在4个楼层、20多个教室中的来自中国气象局在京直属单位和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气象局约50家用人单位的摊位很快陷入求职人群的包围之中。在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场区,场面几乎“爆棚”。今年计划招人36名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一天之中已遴选收取了近600份求职意向,如果再加上下两场即将在南京和成都招聘会上可能收取的毕业生求职意向,求职和录用的比例将可能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发现毕业生来源十分广泛,除京内的中科院系统、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所高校以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光机所、兰州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外埠学生都有到场,他们大多是大气科学类、基础学科类、通讯电子类、生态环境、环境工程、地理信息、遥感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气候系统相关专业的学生;另外,一些新闻、法律、中文、电视编导、经济管理、财会电算等专业的毕业生也来到这里寻求就业机会。一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女硕士告诉记者,她是通过校园就业信息网了解到这里的招聘消息的,她希望能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地面站工作。来自天津的李强同学填报了到西藏工作的初步意向,这位学通信工程的小伙子对于选择去西部工作表现出的是一种施展才华的乐观心态。还有一位学环境治理的女研究生非常看好气象部门,她分别向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投递了三份简历。

  “人数多、生源好、收获丰、很满意”是许多用人单位对这次招聘活动的评价。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的拉卓告诉记者:“我们今年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两位博士、10位硕士跟我们达成了初步的工作意向。”

  在青海省气象局招聘区,记者与省局副局长王莘攀谈起来。她说:“今年的情况好于往年。这才开始两个多小时,就有一名博士和4位硕士与我们达成了初步意向。”王莘表示,希望通过引进毕业生,为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做好轨道业务寻求比较好的人才支撑,为‘三站四网’建设储备人才,以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兰州大学大气学院副院长牛景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局校合作的一个部分,兰州大学十分重视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重要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类活动扩大宣传、拓展选拔人才的途径,并增进学科交流和科研人员之间流动,共同推进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

  对于这次招聘活动,许多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据了解,湖北、重庆、河北、宁波等省(市)气象局都是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到北京招聘现场坐镇指挥。另外,更多的单位还计划南下和西行,到南京和成都参加随后举行的气象部门人才招聘会。

  对于气象部门人才市场上出现的热门景象,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国气象局人事教育司司长沈晓农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势头,要以事业的发展吸引人才,同时以高素质的人才的投入推进事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沈晓农说:“每年招聘会是气象部门招录新的工作人员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每年有六成以上录用人员是通过招聘会方式最终签订工作合同的。气象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十分迫切,尤其是高素质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有着扎实基础的研究生学历的人员是我们高层次人才的来源之一。

  “作为人事教育部门,我们要做好服务工作,为人才供需双方搭建好平台。今年,我们突破局限,通过各大高校就业信息网、一些专业人才信息网更广泛地向尽可能多的学生发布气象局的招聘用人信息。同时,为了增进学生们对气象工作、气象事业的了解,我们今年还新增组织了三场专题报告会,由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刘英金带队深入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去作关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专题报告。相信这种安排在下两场招聘会前的‘热身’活动会为我们吸引优秀人才带来好效果的。

  “当然,今年前来应聘的学生比往年多,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我们发布渠道更广,前来求职的人自然就多一些;另外,今年应届毕业生总量在增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加大,他们寻求工作相应地就理性得多;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气象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愿意投身气象工作。现在投身气象的人并不都是学气象的,事业发展了、需要人才的面就越来越广,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另据了解,始于2003年的全国气象部门应届毕业生招聘活动每年都要在北京、南京和成都三地举行。2007年的全国气象部门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下两场将于本月22日和26日分别在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举行。2007年,全国气象部门共有1800余个岗位虚位以待。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