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旱频繁出现 滇池246年前都旱干了
从有气象监测以来,昆明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旱,那么,昆明,乃至整个云南究竟在历史上发生了多少次大旱?旱情最严重到什么程度?昨日,在昆明市抗旱气象保障情况通报会上,气象专家通过史料揭秘,有史料记载从元代至今,其实,云南平均每3年就是一个旱年,平均9年就出现一次大旱,其中,1764年大旱导致滇池干涸。
平均9年一次大旱
干旱在云南并不罕见,干旱天气其实是云南的一个特点,昆明市气象局工程师陈增会说,面对大旱,市民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陈增会提供的一份《云南天气灾害史料》,从1300年开始,就对云南700年的干旱历史进行了记录。
这份详实的灾情资料上,记者看到,根据以往对昆明或昆中和滇南地区,大旱年的条件必须是受旱而出现饥荒或赤地千里;受旱大春收成大减或旱地大春和小春作物无收;两季连旱或7月份始雨;解放后受灾面积在250万亩以上。根据统计,云南由元代至今,1300年到1979年,总共出现大旱75年;而小旱一共出现126年,大小旱年不分就是201年,平均每3年就是一个旱年,9年就是一个大旱年。这证明云南出现旱年的年份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中,大旱年总共出现了11年,平均不到3年就是一个大旱年。而在这30年的大旱年中,1977年全省受旱面积竟高达2200万亩,而1971年受旱面积达2591.62万亩,仅小春损失就达到了8亿余斤。
大旱曾让滇池干涸
陈增会把几年来曾经最干旱的记录翻给记者看,记者看到,其中有几次大旱非常严重,如1597年巍山大旱就有“人多饥死”的记载;而1600年的寻甸大旱则称“大旱民饥,升米三钱”,到1601年的昆明大旱,已经是“夏秋不雨,民大饥”!陈增会说,在明清时期,因为大旱再加上社会问题,在出现大旱之后,人民的生活甚至到了“冷突无烟处处村、榆皮刨尽到桑根”的惨景,许多村民已经到了卖儿求米的景象。
其中,陈增会还特别提到,在云南的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特大旱的灾难,1764年大旱,昆明滇池水都干涸,而1779年记载:“这年发生大旱,连北部金沙江水都干涸。”而资料中记载距今较近的是1931年,“旱象持续了8个多月,连南部降水较多的地区也发生了旱灾,昆明这一年的全年降水只有568毫米,比正常年少将近一半……”
云南大旱频繁出现
陈增会说,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致使每年一般从11月份到来年5月份就是云南的旱季。近几十年来,云南大旱频繁出现,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昆明降雨最多的是1999年,降雨量达到1441毫米,而出现降水量偏少的分别是1987年(660毫米)、1988年(757毫米)、1989年(791毫米)、1992年(662毫米)、1993年(762毫米)。陈增会说,虽然不断出现大旱,但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每年都渡过了难关。到去年2009年,全年降水量出现了最低值,仅为571毫米,再加上今年开年之后一直没有下过透雨,因此,今年的旱灾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