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因西南干旱再次遭到质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因西南干旱再次遭到质疑

时间:2010-04-05 07:41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简要内容:虽然耗资千亿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2010年尚未开工,但在国务院正式公告停止建设之前,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游说并未停止。今春,西南百年难遇的大旱给了反对者一个理由。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三维景观图

  虽然耗资千亿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2010年尚未开工,但在国务院正式公告停止建设之前,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游说并未停止。

  今春,西南百年难遇的大旱给了反对者一个理由。

  民间科考队长杨勇1991年曾徒步考察雅砻江,是“反对派”。“如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现在在运行”,杨勇说,“西南大旱,又遇春耕期,又是枯水期,北方地区也是需要水的,水也不能停,到时候怎么办?”

  刘树坤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这些评估的结果都会影响水利调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时开始做,做多大,影响程度有多大,都应重新评估”。刘说。

  而国务院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野认为,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还是合理调配水资源。大自然有个周期性变化,今年西南旱情比较特殊,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与整个气候状况有关。

  干旱,偶然还是必然?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按2000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第一期工程静态投资为469亿元,第二期工程为641亿元,第一、二期工程合计为1110亿元,调水90亿m3;第三期工程为1930亿元,三期工程共3040亿元。第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前后开工。

  关于西线工程,西南偶然大旱还是必然大旱成为新变量。

  吕娟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这些天她在广西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官员们研究抗旱。

  “这些地方也不是第一天开始干旱,2005年干旱也不小。”吕娟说。就西南大旱的原因,吕娟介绍,西南这几个省气候带比较复杂,有七种气候带,地形高差比较大,也很复杂,降雨量分布不均。

  另一方面,当地工业农业都发展很快,用水量大大超过供应,再就是水利工程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今年降雨少,水库也蓄水不足,造成了一不降雨就干旱。

  她认为,当地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水利设施。“至于未来当地降水量怎样变化,现在还不好说。”

  杨勇说,这次大旱,反映了抗旱救灾应对能力脆弱,建了这么多水库,但没有很好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同时地方的产业布局,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粗放型灌溉造成用水大户,水利设施基本起不到作用,这时更应该要调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水利调度机制,根据气候水文用水量等数据分配水资源,还必须要有应急预案。”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