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科学家首次勾勒亚洲近700年季风降雨图

科学家首次勾勒亚洲近700年季风降雨图

时间:2010-05-07 07:10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首次依据亚洲300多个地区的年轮数据,一点一点积累起自1300年以来该地区的季风降雨情况。

  这个被称为“亚洲季风干旱地图”的新数据库的重要性在于,夏季季风影响着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但气候模式对季风的了解还知之甚少。事实上,年轮专家爱德华·库克说,模式的能力还很薄弱,甚至在全球气候变化会加强还是削弱亚洲季风的问题上,模式得出的结论都不一致。他说:“这样你就能看出来这个问题到底有多难。”

  季风研究的主要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拉蒙-多哈堤地球观测站树木年轮实验室主任库克说,问题在于,1950年以前,亚洲大部地区都没有气候模式必需的好天气的记录。他说,填补这些空白也是他的团队编辑干旱地图的原因之一,其中第一篇有关分析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数据来自亚洲327个地区,树木年轮的年代显示了古老的树木每年的生长状态。库克解释说,尽管这些地点集中在有古树的区域,但这一地图其他的部分能够用统计数据分析来填补。这些分析采用了近年来的树木年轮数据,并将其与现有的天气数据比较,寻找其与较古老数据之间的联系,并推广至没有此类记录的地区。

  除了对包括印度、东亚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广阔亚洲地域进行了年降雨描绘之外,该研究小组还将降雨与太平洋和大西洋150年来的海平面温度记录相联系。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数据中心的古气候学家尤金·瓦尔说,这透露了海洋条件对亚洲天气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气候模式进一步完善。

  不过,卡内基科学研究所全球生态部气候科学家肯·卡德拉警告说,尽管气候模式需要具备模拟历史天气状况的能力,但是,人们无法保证未来的气候会同历史情况差不多。他警告说:“现在的季风动力已经不同了。”他说,季风产生过程的未来变化,不仅仅将受传统的海温浮动的驱动,同时,工业化地区的空气污染产生的雾霾对阳光照射的影响,以及全球变暖对海洋和大陆影响的区别等等都将对季风产生影响。

  瓦尔对此表示赞同,但他表示,库克的数据为气候模式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信息。他说:“他给你提供了开始(研究)的条件,这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将气候记录向历史深处延伸,同北美进行的类似研究一样,亚洲年轮数据也透露出历史上的干旱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严重都是现今这些地区所未见过的。瓦尔补充说,“这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到自然能够怎样对待人类,这是个重大的问题。”

  

  科学家认为,悠久灿烂的吴哥文化的消逝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曾忆摄影

  季风研究对历史学家来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库克文章的作者之一、年轮专家布兰丹·巴克利上个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采用了一部分同样的数据向人们显示,柬埔寨吴哥文化的终止恰好与发生在14世纪中叶的一场干旱相吻合,而这场干旱此前并不为人所知。

  历史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猜测,他们认为在吴哥文化的消亡中存在着环境因素,布兰丹·巴克利说,“但是这没有文字记载。如今数据已经显示出,当时的气候要比从那时到现在干燥得多。”

  在库克及其同事发表的研究中,还对有较完整记载的干旱与季风数据进行了比较,以确保他们的模式的精确性,其中就包括1756年至1768年的那一场干旱。当时在地域截然不同的东南亚和西伯利亚,那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家维克多·莱伯曼曾为此写过文章,探讨这些看起来毫无联系的社会动荡之间“奇异的平行”关系,并猜测环境变化在其中可能扮演了角色。莱伯曼说,他的一些推断已经得到了证实,但其他的却与季风研究相矛盾。但他认为“这是一项相当有用的研究。”(李欣编译自《自然》)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