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公共气象服务任重而道远
![]() |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孙健主任 摄:赵嫣嫣
中国天气网讯 5月11日上午,2010年气象服务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也是纪念中央气象台成立60周年的系列论坛之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孙健在论坛上做了《我国气象服务发展历程和展望》的大会报告。
孙健主任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60年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历程,从1945年建立延安气象,气象主要服务军事开始,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经过了初建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和2007年以来的全面发展阶段。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气象服务工作,开放、合作、共赢也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主旋律。
近些年来,气象灾害损失占GDP的比重显著下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明显减少,而气象服务满意率也在显著提高。数据显示,1990年,气象服务满意率低于70%,1995年为80.8%,2008年为84.9%,2009年,这个数字是85.6%。气象服务满意率的提高,既反映了我国预报水平的提高,也说明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在不断增强。
![]() |
2010年气象服务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摄:赵嫣嫣
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形成了广覆盖、多频次、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格局。
孙健主任介绍,目前全国每天接受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全国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天气节目有3000多套,中国气象频道在30个省(区、市)的20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落地,用户数总计逾2800万户;2008年中国天气网上线,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便捷地获取各种天气信息,目前天气网的受众和影响力都在稳步攀升。另外,手机气象预警预报服务用户也接近一亿。
为农服务也是公共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也在向农村延伸,农村手机短信用户3000万,高音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4.3万余块,已经建成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1.5万个,农村气象信息员37.5万余人;由“政府主办、气象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上下互通互享的国家、省、地、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网,已覆盖31个省(区、市)的270多个地(市)和1300多个县。安徽农网被国务院信息办称为“农村信息化的安徽模式”。
孙健主任在报告的最后指出,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已经建立起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为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公共气象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面向未来,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任重而道远。必须坚持以需求为牵引,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发展现代气象服务业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深化部门内外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