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网 > 天气资讯 > 近期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 一改干旱“形象”

近期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 一改干旱“形象”

时间:2010-06-28 11:20    来源:中国天气网    编辑:天气网

  

  美丽富饶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摄影 金泉才)

  中国天气网讯 白云环绕皑皑雪山,点点绿地牛羊成群。近日,当记者走进广袤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时,不禁为眼前的美景所折服、感叹。

  据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的资料统计,今年5月到6月中旬,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罕见的降水天气过程。专家认为,虽然局地强降水致使部分地区受灾,但降水量偏多无疑对缓解前期旱情、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河流流量有积极作用。

  

  在盛夏,柴达木盆地海拔稍高的山顶还有积雪(摄影 金泉才)

  两次极端天气造成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5月,柴达木盆地各地降水量在0.5~71.9毫米之间,与历年同期相比,除冷湖偏少外,茫崖、都兰、天峻、茶卡偏多2~8成,乌兰偏多1倍,德令哈、大柴旦、诺木洪偏多2.2~2.7倍,格尔木偏多3倍。6月上中旬,各地降水量在2.7~128.7毫米之间,6月上、中旬各地总降水量与各地历年6月总降水量相比,德令哈、茶卡、大柴旦比总降水量偏多4~8成,都兰、格尔木偏多2.1~2.7倍,诺木洪偏多6.3倍,其余各地正常。

  比较极端的两次天气过程为:6月6至7日,柴达木盆地出现大到暴雨,其中海西州诺木洪降水量达57.0毫米,都兰达48.8毫米,格尔木为27.8毫米,茶卡为30.7毫米,日降水量突破当地6月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都兰、格尔木过程降水量超过当地历年6月平均降水量,同时,诺木洪过程降水量超过当地历年年平均降水量。

  6月18至19日,柴达木盆地再次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都兰、茶卡和天峻的降水量分别为51.3毫米、23.8毫米和20.5毫米,都兰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发生洪涝灾害。

  青海省气象台台长杨昭明说,这两次过程都是比较极端的天气过程,过程降水量超过当地年降水量的事情屡次发生,比较罕见,给气象部门预报服务带来极大困难。

  

  海西州气象局背后是云雾缭绕的雪山(摄影 金泉才)

  “北方冷空气偏强,加之西南暖湿气候经常在青海上空,而且形势比较稳定,这是近期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的原因。”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解释说。

  据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多风沙是其典型气候特征。由于这种气候特征,柴达木盆地很多城镇、农村防洪能力很低,出现极端降水天气,容易成灾,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但是,降水量偏多,对缓解当地旱情,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河流径流量等无疑有很大好处。

  记者所见也印证了专家所言。

  干旱之地“变身” 空气湿润 生机盎然

  在一向干旱、动辄风沙肆虐的柴达木盆地,沼泽明显增多,周围海拔稍高的山头都是积雪,空气也好像舒润了许多,云雾缭绕在雪山半腰,宛如仙境一般。沙漠中星星点点的骆驼刺等植物也显得翠绿、生机盎然。距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约50公里的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水位也较往常有所上涨。

  但降水量对当地工业尤其是盐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柴达木盆地的明珠——可鲁克湖(摄影 金泉才)

  

  一只斑头雁在可鲁克湖湖面上尽情飞翔(摄影 金泉才)

  青海省盐湖集团的米永昌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降水量偏多,致使企业在格尔木市的很多钢架、建筑物等不同程度下陷,损失比较严重,另外,降水量偏多也影响了盐湖产量。

  戴升说,从长远发展来看,在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降水量偏多无疑是利大于弊。这一点,在保护生态的层面更为明显。

相关天气资讯
温本站提供的天气预报信息(含各类广告)仅供参考,怒不对准确性负责。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联系 | 站长统计
© 2010-2013 天气网天气预报